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郑推官赴邠州·其三》
《送郑推官赴邠州·其三》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骄虏已归计,圣朝方寝兵。

时闻候火入,非复塞尘惊。

秋岭无南牧,春田恣北耕。

休穷西海路,辛苦学甘英。

(0)
注释
骄虏:强大的敌人。
归:返回。
计:计划。
圣朝:神圣的朝廷。
寝兵:停止军事行动。
候火:烽火,古代边境报警信号。
塞尘:边塞的战尘。
惊:惊慌。
南牧:南方的放牧。
恣:任意,随意。
北耕:北方的耕作。
休:不必。
穷:穷尽,探索到底。
西海路:西方的海域。
甘英:东汉时期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的使者。
翻译
敌人的威胁已经消除,朝廷现在停止了战争。
时常听到烽火传递的消息,不再是边塞的战尘让人惊慌。
秋天的山岭不再有南方的放牧,春天的田野任由北方的人们耕耘。
不必再探索遥远的西方海域,学习甘英的艰辛已经足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创作的《送郑推官赴邸州》(其三)。诗中描绘了一种和平与祥瑞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对远去之人的思念和不易的旅途中的辛酸。

"骄虏已归计,圣朝方寝兵。" 这两句表明边疆已经安定,国家不再需要动用武力,这是一个国家由战转向安的美好景象。

"时闻候火入,非复塞尘惊。" 候火即烽火台的信号,此处意味着边境安宁,烽火台上不再传递战争的警报,而是平常的信息。这两句与前两句相呼应,共同描绘了一个国家由战乱向和平转变的情景。

"秋岭无南牧,春田恣北耕。" 这两句诗则描写了一种理想中的农业生活。秋天不必南迁,春天随意北耕,表达出一种对农事循环自然、不受战争干扰的向往。

"休穷西海路,辛苦学甘英。" 这两句则是送别之辞,希望郑推官一路平安,不必再经历艰难困苦,而能像甘英那样有所成就。甘英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位贤良的官员,能够在边远的地方有所建树。

整首诗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动乱与安宁,以及表达对朋友未来美好祝愿的方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青溪龙女祠

龙宫窅无底,泛碧此岩阿。

羽客归金简,泉先响玉梭。

步虚上云汉,决润到江河。

今日雩坛吏,泠心壁下过。

(0)

答黄逢永·其二

昔我友四方,古道交相勖。

论撰砥世波,图书尚盈束。

自忝兰茝亲,变化昆山玉。

玄精觌更远,探讨日不足。

今来宰百里,简澹惬幽独。

惊烽避残甸,好鸟传空谷。

公馀理林壑,无暇窥瓶粟。

吏道一何扩,封之乃局促。

珍重美人贻,冰心在琴筑。

载此永德音,枫江醉酃渌。

(0)

寻灿霞观

圆台一片绿,是否即餐霞。

堑玉绕新砦,搴云覆几家。

桑田无火枣,菰饭岂胡麻。

莫忆琪林旧,空香枳壳花。

(0)

答李绳甫

相晤苦匆匆,暌别良匪易。

芳洲几遁思,白日回羲辔。

谁知空谷音,惺却成然寐。

惆怅发鲤书,参差下鸾吹。

共此壶公天,那惜长房地。

不见潘山阳,炎云发新翠。

(0)

送章章甫赴永昌司理·其一

滇西春候长,君去挟秋霜。

此地无鹯隼,它时纪凤凰。

县冰缥毡映,憩翠海棠香。

莫滞司南驾,文明过越裳。

(0)

夏日偕李安国昆仲过集半山楼

一雨驱烦暑,楼高纳半峰。

应知久变豹,真觉老犹龙。

与子成春服,呼童剪晚菘。

不妨时抵掌,傲对白云封。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