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殿催班侍讲筵,皇情初眷典谟篇。
词臣献纳承恩遇,日捧牙签近御前。
紫殿催班侍讲筵,皇情初眷典谟篇。
词臣献纳承恩遇,日捧牙签近御前。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宫廷中的一幕,展现了文臣与君王之间的互动。"紫殿催班侍讲筵",紫殿代表皇宫中的重要场所,侍讲筵则是君主与大臣讨论国事、讲学的地方。"皇情初眷典谟篇",说明君王对经典文献特别关注和喜爱,体现了君主重视文化教育和治国理政的理念。
"词臣献纳承恩遇",词臣指的是文官,他们向君王进献智慧和建议,得到君王的恩遇和赏识。"日捧牙签近御前",牙签在这里指代书籍或文献,每日捧着书籍靠近君王,意味着文臣们时刻准备为君王提供知识和策略,参与决策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宫廷内文臣与君王之间和谐共处、相互尊重的关系,以及文臣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神地出渊泉,商羊向天舞。
电火烧黑空,雷车震金鼓。
大块噫风吹黄沙,黄沙须臾化为雾。
此时阴气一何盛,蚓嘘云兮鬼啸雨。
雨绳绳兮云蒸蒸,天惨惨兮朝复莫。
嗟尔长淮之民,何生而苦。方馑而饥,方疫而愈。
乃有此患,普及于汝。地涌水泉,天降淫雨。
浩浩之势,包山逾阜。汝居无庐,汝耕无土。
汝口嗷嗷,其谁安诉。
吾闻尧水凡九年,民虽昏垫不失所。
愿我君王发德音,一变悲号作歌舞。
西山高,胡为高。
上有磨天之巨势,下有黄河不测之险,甚于蜀道之难。
西山高,长安之路如云霄。
乘无逸驾兮飞无劲翮,我欲往兮有千艰百险之相辽。
西山高,长安之路如天遥。
夜短梦不到,白日其心劳。
西山高,我欲往兮方穷处于蓬蒿。
恩之大兮报不可以速,太山之重兮置之有若鸿毛。
西山高,无如之何兮徒引领而长谣。
青门路兮有时到,愿公之寿兮如松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