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才添十数竿,题诗已仅百馀篇。
有时碎影摇金地,尽日清风伴玉泉。
不与爱鱼人把钓,肯教骑马客求鞭。
平生最喜此君子,一洒何当听雨眠。
种竹才添十数竿,题诗已仅百馀篇。
有时碎影摇金地,尽日清风伴玉泉。
不与爱鱼人把钓,肯教骑马客求鞭。
平生最喜此君子,一洒何当听雨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自然的庭院生活,诗人种植了一些竹子,不多,只是十几竿,还写下了一百来首诗。诗中“有时碎影摇金地”表达了阳光透过竹叶在金色的土地上投射出斑驳的影子的美丽景象;“尽日清风伴玉泉”则描绘了一整天清新宜人的微风与清澈泉水相伴随的和谐画面。
诗人不愿与那些专门钓鱼的人交往,也不想去教导那些骑马过客寻找鞭子。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他更倾向于独自享受自然之美,保持心灵的自由和独立。
最后一句“平生最喜此君子,一洒何当听雨眠”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清雅生活方式的热爱,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聆听雨声而入睡时刻所体验到的惬意与满足。这里的“君子”可能指的是那种高洁的人格或生活态度,诗人对此有着深切的情感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清净与宁静的心境,以及他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