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对芙蓉沼,行歌棠棣吟。
相依香漠漠,独立影沉沉。
人自怜芳艳,谁当识苦心。
秋风渐萧索,结子已如今。
坐对芙蓉沼,行歌棠棣吟。
相依香漠漠,独立影沉沉。
人自怜芳艳,谁当识苦心。
秋风渐萧索,结子已如今。
这首《秋莲》由明代诗人冯琦所作,通过对秋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与孤独的深刻感悟。
首句“坐对芙蓉沼”,以“坐对”二字,生动地刻画出诗人静坐于荷塘之畔,面对着满池盛开的荷花的情景。这里的“芙蓉沼”不仅指出了地点,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雅致,为全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接着,“行歌棠棣吟”,描述了诗人漫步于荷塘边,口中吟唱着棠棣之歌的情景。棠棣之歌,常用来比喻兄弟之情深,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相依香漠漠,独立影沉沉。”这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荷花在秋风中的两种状态:一是“相依”,即荷花之间相互依靠,象征着生命的紧密联系;二是“独立”,即荷花独自站立,象征着生命的孤独与坚强。这里的“香漠漠”和“影沉沉”,分别从嗅觉和视觉角度,强化了荷花在秋风中孤寂而又不失芳香的形象。
“人自怜芳艳,谁当识苦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美丽外表下隐藏的苦涩内心的理解与同情。荷花以其美丽的外表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但只有诗人能够理解其背后所承受的孤独与艰辛。这不仅是对荷花的赞美,也是对所有在困境中坚持自我、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扬。
最后,“秋风渐萧索,结子已如今。”这两句点明了季节的变化,秋风的萧瑟预示着万物即将进入冬眠的状态,而荷花已经结出了果实。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也是对生命循环的感慨。结子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即使在严冬来临之际,生命依然在默默孕育着希望。
综上所述,《秋莲》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莲在季节更替中的独特风貌,不仅展现了荷花的美丽与坚韧,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友情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翠岭香台出半天,万家烟树满晴川。
诸僧近住不相识,坐听微钟记往年。
车马日萧萧,胡不枉我庐。
方来从令饮,卧病独何如。
秋风起汉皋,开户望平芜。
即此吝音素,焉知中密疏。
渴者不思火,寒者不求水。
人生羁寓时,去就当如此。
犹希心异迹,眷眷存终始。
度门能不访,冒雪屡西东。
已想人如玉,遥怜马似骢。
乍迷金谷路,稍变上阳宫。
还比相思意,纷纷正满空。
升阳暧春物,置酒临芳席。
高宴阙英僚,众宾寡欢怿。
是时尚多垒,板筑兴颓壁。
羁旅念越疆,领徒方祗役。
如何嘉会日,当子忧勤夕。
西郊郁已茂,春岚重如积。
何当返徂雨,杂英纷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