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雨和曹子方》
《喜雨和曹子方》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古风

班超已老入玉关,仲子欲绝得螬李。

洗肠术妙久疾愈,拜井诚危涌泉起。

较之今日遇滂沱,彼情未足方吾喜。

自从三月变旱暵,百口嗷嗷沸田里。

豚蹄榼醑谩祷求,朝夕丛祠致拳跪。

苗根土乾类龟坼,愁望油云杳无涘。

富忧攘夺贫忧踣,疾首蹙頞谁不尔。

噫予岂独钧尔忧,反覆万端思所以。

察冤遣滞督郡邑,焚巫暴尪固非理。

精虔赖我同僚贤,甘泽应祈灾可弭。

沛然倾注数十刻,沟畎皆盈一何伟。

闽山草木亦增辉,万口欢声宁遽止。

翼朝又复得高篇,磊落珠玑光满纸。

强酬珍贶愧拙疏,两喜相投当不鄙。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喜雨和曹子方》。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首句“班超已老入玉关,仲子欲绝得螬李”,以历史人物班超和仲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当前社会的困境。接着“洗肠术妙久疾愈,拜井诚危涌泉起”两句,运用了古代医学和风水的传说,寓意通过正确的手段可以解决长期困扰的问题。

“较之今日遇滂沱,彼情未足方吾喜”表明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欣喜之情,与之前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自从三月变旱暵,百口嗷嗷沸田里”描述了旱灾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以及他们对雨水的迫切需求。

“豚蹄榼醑谩祷求,朝夕丛祠致拳跪”描绘了百姓在神明面前的祈祷场景,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雨水的渴望。“苗根土乾类龟坼,愁望油云杳无涘”则形象地展现了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人们对雨水的期盼。

“富忧攘夺贫忧踣,疾首蹙頞谁不尔”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问题,以及人们普遍的忧虑。最后,“噫予岂独钧尔忧,反覆万端思所以”表达了诗人不仅为自己的忧愁,也为整个社会的忧愁而思考解决方案。

“察冤遣滞督郡邑,焚巫暴尪固非理”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应依赖迷信,而应依靠合理的行政管理。接下来“精虔赖我同僚贤,甘泽应祈灾可弭”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同僚的智慧,通过祈祷和实际行动来缓解灾情。

“沛然倾注数十刻,沟畎皆盈一何伟”描绘了雨水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以及它对土地的滋养作用。“闽山草木亦增辉,万口欢声宁遽止”表达了雨水给自然和人民带来的喜悦,以及这种喜悦的广泛传播。

“翼朝又复得高篇,磊落珠玑光满纸”预示着诗人期待再次创作出充满智慧和光芒的作品。“强酬珍贶愧拙疏,两喜相投当不鄙”表达了诗人对曹子方赠诗的感激之情,以及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干旱与降雨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雍千秋有东岩诗信师古和之矣次其韵

洼山插曾云,古诗荫修柏。

琅玕缭疏垣,为供窗户碧。

地灵轻俗驾,尽扫尘埃迹。

一新堂殿容,共诧今胜昔。

朅来厕嘉践,深衣曳方舄。

荒□障□风,积润藓侵壁。

可人茶供甘,乳窦出寒液。

□龛明石像,断碑摸铁画。

湍江激崩岸,道路几更易。

群山碧参差,眼境多克获。

穷幽老不能,负我登山屐。

狂歌击唾壶,醉墨纷狼藉。

(0)

自赞

岁寒节操,水月精神。随所住处,无过任真。

咦,今古江山今古意,一番雨过一番新。

(0)

一飞居忧题扇赠之

南山雪色老于菟,镜里功名镊鬓须。

袖裹白巾渠信否,樽前一掷看呼卢。

(0)

和王慕韩八月十三夜看月次原韵

当头皓魄未全圆,已自清辉满碧天。

千里同看地表雪,二分尚掩桂轮烟。

观涛预话无多日,品茗回思又一年。

双鲤远来知索句,愧吾叉手不成篇。

(0)

天申节锡宴当筵致语口号·其一

帝眷炎图亿万秋,真人秉箓御神州。

通和邻壤边声息,仁浃群生协气流。

一札凤飞琼苑诏,千官花拥醉乡游。

江城今日腾嘉颂,遥认中天绛阙浮。

(0)

上建王生辰·其二

椒殿霭葱茜,瑞雾濛烟霏。

有子不必多,一夔灿斑衣。

天地久覆载,日月长光辉。

愿言千万寿,怡色奉庭闱。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