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川席上送陈同甫》
《中川席上送陈同甫》全文
宋 / 许及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眼底男儿隘六区,似君豪气有谁如。

中原赤子头今白,天下苍生力未纾。

北阙有书流涕上,西山无地带经锄。

共谈世事何时了,劝子加餐返故庐。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及之所作的《中川席上送陈同甫》。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陈同甫的深厚情感与对其豪情壮志的赞美。首句“眼底男儿隘六区,似君豪气有谁如”直接点明了陈同甫的非凡气魄,与一般男儿不同。接着,“中原赤子头今白,天下苍生力未纾”两句,既展现了陈同甫为国家和人民操劳的辛劳与奉献,也暗示了时局的艰难与复杂。

“北阙有书流涕上,西山无地带经锄”描绘了陈同甫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不忘报国与求知。最后,“共谈世事何时了,劝子加餐返故庐”则表达了诗人对陈同甫的关切与期待,希望他能适时休息,回归平静的生活,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世界复杂多变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宋代士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介绍

许及之
朝代: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猜你喜欢

清平乐.燕台秋冷,曹部一空,薄宦穷途,飘流满目。感赋此解

帘栊豆蔻。惊眼春痕瘦。昨日鲤鱼风信骤。

剩有禁寒翠袖。两三冻蝶残萤。苔阴絮诉飘零。

我已乱愁无次,强分馀绪怜卿。

(0)

木兰花慢.乱后渡江感赋

莽秋怀无际,又孤艇,石头城。

看风猎牙旌,霜沈朔吹,萧飒堪惊。鸥群。

乱翻雪羽,掠寒涛、欢舞逐船行。

故国周遭山色,新塘日夜潮声。残兵。剑底抚馀生。

往事感东征。念磊落勋名,循环劫烧,天意难凭。

惊魂。畏闻鼙鼓,任千畴、衰草罢春耕。

极目荒荒波路,一丸海月孤明。

(0)

永遇乐

落叶虫吟,疏花鸟度,人病孤馆。

拄杖看云,剪镫话雨,心事遥山远。

萧辰野吹,严更戍鼓,独自怎生听惯。

念当前、茫茫百感,朅来尽成凄断。

伤心十载,仓皇北顾,到此谷迁陵变。

瘦柳荒宫,衰兰故岸,坐见蓬三浅。

白头如许,青山何在,不信岁寒犹恋。

夜深但、梁间燕子,暗闻细叹。

(0)

相见欢

惜花常怕花残。晓妆寒。翠被余香红雨泪阑干。

高阁上。凝情望。雁初还。天际晴沙秋色小屏山。

(0)

钗头凤.丁未初夏作于横桥老屋

肠九曲。愁偏足。何时惊醒红尘宿。深夜静。纱窗凭。

莲花漏滴,芭蕉露冷。听。听。听。罡风酷。催人促。

无端失我庭前玉。青鸾问。琼宫信。

柔丝怎理,梦魂难稳。恨。恨。恨。

(0)

金缕曲.得筱石由川督调鄂之信,因喜生感,又忆及女

丹诏来天外。却感得、国恩深重,春风普载。

人世浮尘终碌碌,郁郁胸襟总在。

空惹得、满腔情债。

地老山荒难以尽,认庭闱、怎撇生前爱。

缘未了,思难解。飙驰电抹嗟何快。

最伤怀、药炉茶灶,星沈沧海。

晓色微光将发曙,化出满庭霞彩。

听仙乐、悠扬一派。

重访琼楼诸道友,蹙双蛾、默默心无奈。

低首处,锁眉黛。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