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涌几》
《涌几》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旷古登应少,问之石不知。

此山初得主,千岳觉增奇。

叶动鸣泉处,桥寒亭午时。

有来争胜槩,切莫突西施。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涌几》,以登山体验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哲理思考。

首句“旷古登应少”,描绘了登山者稀少的景象,暗示了此地人迹罕至,环境幽静。接着,“问之石不知”运用拟人手法,石头似乎也无法回答登临者的疑问,增添了神秘感。

“此山初得主”表达了诗人对山川的亲近与占有感,仿佛山川也因为他的到来而显得更加奇特。“千岳觉增奇”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感觉,即使在众多名山中,这座山也因诗人而显得与众不同。

“叶动鸣泉处”通过动态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听到山间的泉水声,感受到自然的生动与活力。“桥寒亭午时”则描绘出午后的清凉桥亭,时间虽已至正午,但山中的景色依然宜人。

最后两句“有来争胜槩,切莫突西施”告诫游人,欣赏美景时不必过于追求竞争或炫耀,应该像欣赏西施那样,静静地品味,享受自然的魅力。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富有哲理,体现了王夫之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济宁夜雨感怀闻外叔舅侍御李公已赴山东宪副

自逐东风过大江,起居终日对船窗。

梦随野鹤孤飞健,身似山僧百虑降。

人影向灯春寂寂,水声和雨夜淙淙。

犹馀一寸思情在,不觉晨钟隔坐撞。

(0)

先忠烈王遗迹十二咏·其十一相公坛

结坛嘉树下,村赛鼓逢逢。

老稚冠裳杂,鸡豚俎豆丰。

灵旗朝送雨,神马夜嘶风。

自是阴功厚,年年配社公。

(0)

先忠烈王遗迹十二咏·其七射的山

空山崖石上,羽镞半留形。

鸟过不敢下,苔封疑有灵。

子孙传野史,守令刻新铭。

亦有南开府,忠勋继汗青。

(0)

早发湖乐镇过黄木岭遇佐时及乡人来迎

湖乐镇下更未阑,黄木岭头山火寒。

峰腰霜满一尺径,涧底风生千仞滩。

归心急喜到家好,侧足方知行路难。

前途忽与故人接,相对不觉成悲欢。

(0)

望琅琊诸山不及游典术魏延追及诵吾同年庄孔阳司副四十年来方一到之句不觉笑曰孔阳谢病居江浦去滁不百里而近尚半世一至况碌碌我辈乎马上次韵一首以示延便中寄声孔阳未必不为之抚掌也

林壑分明自一寰,酿泉声出两峰间。

百年纸上看陈迹,寸日忙中负此山。

到处僧为风月主,生来谁似水云閒。

逃名更笑庄周懒,半世方成一往还。

(0)

大鎗岭

四顾峰峦剑戟攒,丹梯百折暗中盘。

凝眸叵测东西阔,仰面惟愁上下难。

土著已谙犹足弱,客游虽壮亦心寒。

我来疑是兹山幸,欲写微名石上刊。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