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二三》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二三》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朱髯五十上南宫,下笔犹能太古风。

养就胸中治安策,老天那复滞渠侬。

(0)
注释
朱髯:形容胡须红润,代指年长有威严的人。
五十上南宫:五十岁进入朝廷任职。
太古风:古朴的风格,指文章或书法具有古代的韵味。
治安策:治国方略或政治策略。
滞渠侬:阻碍他,滞留他,渠侬是对他的称呼。
翻译
满面红须的他五十岁步入仕途,下笔仍然能展现出古朴的文风。
他在胸中酝酿着治国良策,然而老天似乎不愿让他停滞不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作品,名为《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二三》。从这短短的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凡脱俗的艺术造诣。

“朱髯五十上南宫”,这里的“朱髯”指的是苏轼自己,他在自嘲自己的头发已开始变白,到了五十岁的高龄。在古代,五十岁算是相当高的年龄了,而“上南宫”则是在说他走进了朝廷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南宫,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通过这两句,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一种对自己生命历程和政治生涯的反思。

“下笔犹能太古风”,这里显示了苏轼对于文学创作的自信。他认为即使到了晚年,他的文笔依然能够保持那种超脱时空、回归到古代的风貌。这不仅是对个人文学才能的肯定,也反映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坚守。

“养就胸中治安策”,这句话表明苏轼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积累了许多治国安邦的策略和智慧。这不仅是他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深刻关怀。

“老天那复滞渠侬”,这句诗则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苏轼用“老天”自嘲,暗示自己年岁已高,而“那复滞渠侬”中的“滞渠侬”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那些不解事理、拖泥带水的人或事物。这句话似乎在表达一种对时局的无奈和对人心的悲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苏轼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对于个人文学成就、政治理想以及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次抒情,也反映出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精神和政治生态。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送莫如山应王郡公纂修之聘兼柬陈廷猷

岁晚携书谒郡侯,侯方燕坐对春秋。

两生有道时非汉,二国无徵礼自周。

歌采康衢今日颂,传留廉吏后人修。

多情若问西山路,古树阴中涧水流。

(0)

夕坐观泉月上始还

海天亭上坐焚香,静爱山中寒日长。

石罅云芽含宿雨,波心树影弄残阳。

九霄月散九峰剩,一夜泉生一寸强。

却漫有台名点易,误教游客问行藏。

(0)

慧山书院十五咏·其四云阶

石磴穿云上,悬崖自此升。

谁言风可御,须信气堪乘。

(0)

慧山书院十五咏·其二湍涧

七池流且汇,一水犹在山。

萦回忽成文,至此将下田。

(0)

张提学留精舍三日别去诗以寄之

欲尽平生语,匆匆客又东。

山中三夜月,江上片时风。

荒径芟方始,寒泉汲未穷。

逢人询我病,莫论著书功。

(0)

春思集古四首·其一

感物多情思,借问此何时。

朝霞开宿雾,高杨拂地垂。

日华川上动,流莺复在兹。

上山采琼蕊,君在天一涯。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