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水暴涨舟中有作》
《淮水暴涨舟中有作》全文
宋 / 刘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行行极目天无柱,渺渺横流浪有花。

客子方思舟下碇,阴虬自喜海为家。

村遥树列秦川霁,岸阔牛分触氏蜗。

鸢啸风高良可畏,此情难论坎中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ishuǐbàozhǎngzhōuzhōngyǒuzuò
sòng / liúyún

xíngxíngtiānzhùmiǎomiǎohéngliúlàngyǒuhuā

fāngzhōuxiàdìngyīnqiúhǎiwèijiā

cūnyáoshùlièqínchuānànkuòniúfēnchùshì

yuānxiàofēnggāoliángwèiqíngnánlùnkǎnzhōng

翻译
视野所及,天空没有尽头,浩渺的水面漂浮着花朵。
旅人正在想把船停靠,深海中的乌贼自得其乐以海为家。
远处村庄,树木排列在晴朗的秦川大地,宽阔的河岸上,牛群悠闲地吃草,如同触角分开的蜗牛。
老鹰在高空中尖啸,风势强劲令人畏惧,这种心情难以与河中的青蛙交流。
注释
极目:远望。
无柱:无边无际。
渺渺:广阔无垠。
有花:点缀着花朵。
客子:旅人。
舟下碇:船要停泊。
阴虬:深海中的乌贼。
海为家:以海洋为家。
秦川:古代地区名,这里指广阔的平原。
霁:雨过天晴。
岸阔:河岸宽广。
触氏蜗:比喻牛的触角分开像蜗牛的触角。
鸢啸:老鹰的叫声。
风高:大风。
良可畏:非常可怕。
此情:这种情感。
坎中蛙:比喻身处困境的青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淮河暴涨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在汹涌澎湃之中所感受到的心境。开篇“行行极目天无柱”,通过极度夸张的视角,传达出洪水如同没有边际的宇宙,让人感觉到一种无限的广阔与力量。“渺渺横流浪有花”则是对这股汹涌之水中偶尔出现的落叶或浮物的一种描绘,用以衬托出水势的凶猛。

“客子方思舟下碇”,诗人作为一个旅途中的客者,此时正思考着如何确保舟船的安全,通过“阴虬自喜海为家”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顺应自然、安于现状的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村遥树列秦川霁,岸阔牛分触氏蜗”,则是对岸边景象的描绘。通过“村遥”与“岸阔”,诗人再次强调了洪水带来的广阔视野,而“牛分触氏蜗”的细节,则透露出即便是在这汹涌澎湃中,生命力仍旧顽强。

最后,“鸢啸风高良可畏,此情难论坎中蛙”,通过对比鸢鸟在狂风中的啸叫与河中的蛙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场洪水带来的震撼和敬畏之心,同时也感叹这种情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整首诗通过对大自然力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面对洪水时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于生命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刘筠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再用韵写怀一首

秋入乡园百宝成,老农相忆话登瀛。

浮云直与吴天永,落日偏依谷水明。

怀土梦归文并美,升高望远意难平。

寻思张翰成何事,只为鲈鱼万古名。

(0)

陈丕显以贡入京将还试乡闱阅其近作赋以赠之

每从场屋叹拘缠,送子临风一怅然。

王路到来长似砥,圣言何必总如天。

炎风赤日三千里,夜雨寒灯二十年。

选作上清堪一笑,也应元只旧时钱。

(0)

海虞施君精地理卜筮之学别予南去约以高秋会于云间走笔有赠

浮世纷纷未有涯,著朱骑马遍京华。

相逢尽访君平肆,归去谁同博望槎。

林下晚风催试葛,雨前新火待烹茶。

高秋为有扁舟兴,白鹤城西是我家。

(0)

和师邵七言绝二首·其一

病里春光只漫消,碧山回望转迢遥。

慈恩阁上题诗客,正得君王放早朝。

(0)

闻刘南村将至先寄

正喜床头新酒熟,忽闻江外故人来。

不知灵鹊谁传与,闹乱檐前日几回。

(0)

刘时遇行人使占城过松留一宿而别

环王封域海云连,汉使旌旗日月悬。

星象五州占驿骑,鱼龙千里避楼船。

华堂列炬翻疑梦,紫禁联镳又隔年。

奇绝胜游须有赋,并将王会入新编。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