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沙鸥入望微,客心寥落共依依。
每怜弱羽因风起,最惜同群杂雪飞。
渔父自应同订约,世人谁可学忘机。
落花踪迹随流水,似得烟波去复归。
点点沙鸥入望微,客心寥落共依依。
每怜弱羽因风起,最惜同群杂雪飞。
渔父自应同订约,世人谁可学忘机。
落花踪迹随流水,似得烟波去复归。
此诗《白鸥》由明末清初诗人何巩道所作,描绘了白鸥在水面上翩翩起舞的景象,以及诗人对白鸥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首句“点点沙鸥入望微”,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远处沙洲上白鸥点点的身影,仿佛是天边轻轻飘落的雪花,引人注目。次句“客心寥落共依依”,诗人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其中,与白鸥一同感受这份孤独与依恋,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情感氛围。
接着,“每怜弱羽因风起,最惜同群杂雪飞”两句,通过白鸥的飞翔和群聚,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敏感与细腻观察。诗人既怜悯白鸥在风中挣扎的弱小身躯,又珍惜它们在雪中飞翔的和谐场景,展现了对生命之美的深刻感悟。
“渔父自应同订约,世人谁可学忘机”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渔父,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世俗的复杂与机巧持批判态度,希望人们能够像白鸥一样,保持一颗纯净无邪的心灵。
最后,“落花踪迹随流水,似得烟波去复归”两句,以落花随流水的自然现象,象征着生命的流转与轮回,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渴望像白鸥一样,能够在自由与宁静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白鸥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由、纯净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复杂性的反思。
彭城姜伯淮,五十始慕学。
六艺皆穷通,声名遂卓卓。
我今年已几,犹然未镌琢。
可不急困勉,以与前贤角。
岂羡买臣荣,欲如伯玉觉。
闻昔兰陵合,荀卿惠民渥。
我乃兰陵人,蓬庐谨守璞。
世若有知人,无妨一驰逐。
势利遂长年,且自乐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