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定王台·其一》
《登定王台·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汉恩列土育如春,留得芳名远到今。

几换人民此城郭,四围阛阓有山林。

见长安日存吾敬,望大行云契彼心。

忠孝永贻千载后,绝胜易水筑黄金。

(0)
翻译
汉代恩泽如同春天般滋养土地,留下美好的名声流传至今。
历经多次朝代更迭,这座城市依旧,四周市场环绕着山林。
每当看到长安,我心中充满敬意,遥望远方的天道,它契合我的心志。
忠诚与孝道将永远流传给后世,远胜过易水边堆砌的黄金纪念。
注释
汉恩:汉代的恩泽。
育如春:如同春天般滋养。
芳名:美好的名声。
城郭:城市。
阛阓:市场。
山林:自然环境。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皇朝。
大行:大道,天道。
忠孝:忠诚和孝顺。
易水:古代河流,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相关。
黄金:比喻珍贵的纪念或财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定王台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个人情怀的寄托。开篇“汉恩列土育如春,留得芳名远到今”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历史的恩泽比作春天的生长力量,不仅强调了历史人物的美德,也表达了这种美德能够流传至今的深意。

接着“几换人民此城郭,四围阛阓有山林”两句,则转向现实,描述了诗人所见到的城市变化和自然景观。这里“几换”指代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历史变迁之感;“四围阛阓有山林”则展示了一种宁静与自然之美。

再往下,“见长安日存吾敬,望大行云契彼心”两句,诗人通过对古都长安的记忆和对远方(大行)的心向,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以及内心深处的向往。这里“见长安日存吾敬”中,“长安”不仅是地名,也象征着过去的辉煌;“望大行云契彼心”则透露出诗人想要与远方心灵相通的心愿。

最后,“忠孝永贻千载后,绝胜易水筑黄金”两句,则是一种理想和信念的表达。诗人希望忠诚和孝道能够流传万世,而这种精神价值,比起物质财富如易水之金更为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自然、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的情操。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积雪

积雪晦原陆,竹村人掩扉。

南邻暮招鹤,不使入云飞。

(0)

韬光

户外双峰散午晴,江湖分绕越王城。

何当留宿山僧榻,破晓来看海日生。

(0)

黄山道中

乱石叠危路,层岚列翠屏。

云林照水白,麦陇夹山青。

鸡犬无声息,人烟在杳冥。

溪花好颜色,随处自飘零。

(0)

游黄山·其一

已买富春舟,帆挂渔梁下。

欲去桡忽停,且命山中驾。

山僧昨夜来,为道山灵讶。

如何独我遗,讵待毕婚嫁。

清净债须偿,曷不十日假。

一路凉风生,山深岂知夏。

时雨慰三农,高低看䆉稏。

村鸡云中鸣,飞泉树杪泻。

升高自云岭,步步穿石罅。

百里山程遥,杨川连洽舍。

人家如络绎,著姓惟蒋谢。

伊昔我先公,外氏缔姻娅。

谼中此地开,文坛擅无亚。

宾从日如云,游赏恒卜夜。

我来觅前踪,蒿莱没台榭。

石梁坏何年,双溪独木架。

病涉涨偏多,行人每舌咋。

长者谁捐金,飞虹复将跨。

行僧佛岭徒,知我远相迓。

为言程已半,明日到犹暇。

山蔬供饱餐,一榻禅房借。

(0)

熊襄悯公墓·其一

钩党何荼酷,危关迄战争。

有谁支一木,空自坏长城。

万古苌弘血,深山董相茔。

揽衣频下拜,无泪洒荒荆。

(0)

忆奉符开山寺

最爱开山寺,闲庭半老梅。

隔峰通水响,对酒及花开。

樵路入云去,经声过竹来。

风尘十载梦,蝴蝶几飞回。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