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四章·其二》
《梅花四章·其二》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古风

合江渡头风雪多,合江园里春婆娑。

一泓凉水照寒夜,酒阑翠羽能清歌。

横吹三弄听不得,美人岁晚何蹉跎。

芳华楼空渺何处,蜀王不归江水去。

(0)
鉴赏

这首诗《梅花四章(其二)》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曹家达所作。诗中描绘了合江渡头的风雪景象与合江园内春意盎然的对比,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生命的轮回。

首句“合江渡头风雪多”,开篇即以“风雪”营造出一种寒冷、肃杀的氛围,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环境的严峻。接着,“合江园里春婆娑”形成鲜明对比,春意在园中婆娑起舞,生机勃勃,展现出春天的温暖与活力。

“一泓凉水照寒夜”一句,将视线从园内转至渡头的一泓凉水,夜晚的凉水映照出四周的寂静与寒冷,与园内的春色形成反差,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冷暖对比。

“酒阑翠羽能清歌”则将视角转向渡头的酒肆,翠羽(可能指酒馆中的装饰或侍女)在酒尽之时仍能唱出清脆悦耳的歌声,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体现了人们在逆境中寻求慰藉的精神。

“横吹三弄听不得,美人岁晚何蹉跎”两句,诗人借音乐的断绝和美人(可能象征着美好时光或理想)的迟滞,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这里的“美人”既可理解为女性形象,也可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通过美人岁晚的蹉跎,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无情、岁月易逝的深深忧虑。

最后,“芳华楼空渺何处,蜀王不归江水去”两句,将思绪引向更深远的历史与自然之中。芳华楼的空寂与蜀王的不归,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江水的流逝,既是自然现象的体现,也是时间永恒流动的象征,暗示着无论历史如何变迁,自然规律始终不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时间以及历史变迁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沁园春·多少闲情

多少闲情,桃源问蹊,柯山看棋。
把杏花春雨,从头吟了,木犀秋月,开户邀之。
气卷风云,眼空江海,万古从前我已知。
君休笑,任陈抟假睡,豫让佯痴。
风回太液清池,欲留住、东皇共笑嬉。
想乾坤浩浩,谁曾整顿,干戈扰扰,孰问安危。
笼络人才,登崇禄秩,赤箭青芝败鼓皮。
都休问,看营巢燕子,哺乳莺儿。

(0)

人月圆 春夜

三春月胜三秋月,花下惜清阴。
锦围绣阵,香生革履,光动兰襟。
棠梨枝颤,乍惊栖鹊,夜久寒侵。
明朝风雨,休孤此夕,一刻千金。

(0)

怨歌行(二首)

云母屏风零露凉,蒲萄锦衾残月光。
羞看绣帐双鸳带,徒费薰衣百和香。

(0)

江城子·积雨陂塘五月秋

积雨陂塘五月秋。
送还留。
且停舟。
听我骊驹,歌彻上庐州。
无柰绿窗眉锁恨,情脉脉,思悠悠。
同乡翻作异乡愁。
善谋猷。
尽优游。
不见闾阎,谈笑觅封侯。
勋业此时都莫问。
书有便,寄来不。

(0)

小重山 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0)

江城子 歌者张氏,戴仲德仲本时以茶谒其家

戴郎昆仲太风流。
翠娥愁。
解貂裘。
醉中摸索玉搔头。
绣被*香肌粉滑,云作帐,月为钩。
茅庵权当小秦楼。
意绸缪。
话扬州。
琼花骑鹤两悠悠。
薄幸三生今老矣,无梦到,那温柔。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