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堆雁碛黄云里,摇落一痕残照。
曲怨明妃,笳悲蔡女,同是漂零怀抱。
牛羊短草,认树秃平沙,路迷飞鸟。
故国东南,朔风吹去,梦难到。
无端磨盾草檄,傍零钲断角,鼓冷茸帽。
马革还尸,羊羹烂胃,身世商量谁好?
归期误了,算枉惹莼湖,鸥嗔鹭恼。
又换征衣、寄衣人暗老。
龙堆雁碛黄云里,摇落一痕残照。
曲怨明妃,笳悲蔡女,同是漂零怀抱。
牛羊短草,认树秃平沙,路迷飞鸟。
故国东南,朔风吹去,梦难到。
无端磨盾草檄,傍零钲断角,鼓冷茸帽。
马革还尸,羊羹烂胃,身世商量谁好?
归期误了,算枉惹莼湖,鸥嗔鹭恼。
又换征衣、寄衣人暗老。
这首《齐天乐·秋塞》描绘了一幅苍凉的边塞秋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人物的孤独。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如“龙堆雁碛”、“残照”、“明妃”、“蔡女”等,不仅勾勒出边塞的自然景观,也融入了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加了作品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内涵。
“龙堆雁碛黄云里,摇落一痕残照。” 开篇即以壮阔的边塞景象入题,黄云覆盖下的龙堆与雁碛,残阳如血,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壮美的氛围。接下来,“曲怨明妃,笳悲蔡女”,借用了王昭君和蔡文姬的故事,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哀怨与悲凉,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融为一体。
“牛羊短草,认树秃平沙,路迷飞鸟。” 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牛羊在稀疏的草地上觅食,树木光秃,道路迷茫,飞鸟无处栖息,形象地表现了边塞环境的恶劣与生活的艰难。
“故国东南,朔风吹去,梦难到。” 词人通过“故国”与“朔风”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但“梦难到”三字则暗示了这种思念难以实现,增添了情感的沉重感。
“无端磨盾草檄,傍零钲断角,鼓冷茸帽。” 这几句描述了边塞军旅生活中的艰苦与危险,通过“磨盾草檄”、“零钲断角”、“鼓冷茸帽”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战士们的生活状态和战斗场景,体现了他们为国家守边疆的英勇与牺牲。
“马革还尸,羊羹烂胃,身世商量谁好?” 这几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生死、荣辱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感慨。“归期误了,算枉惹莼湖,鸥嗔鹭恼。” 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无法实现归乡愿望的遗憾,以及对自然界的不解与无奈。
“又换征衣、寄衣人暗老。” 结尾以“征衣”与“寄衣人”为线索,反映了边塞生活对人的身心的双重折磨,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使得寄衣之人也在岁月的流转中悄然老去,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整体而言,《齐天乐·秋塞》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人物的孤独,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