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白云端,蹋著自家底。
无心万事禅,一月千江水。
路逢摩登伽,石上漫浇水。
赤土画簸箕,也有第一义。
谁言川藞䕢,具相三十二。
问道白云端,蹋著自家底。
无心万事禅,一月千江水。
路逢摩登伽,石上漫浇水。
赤土画簸箕,也有第一义。
谁言川藞䕢,具相三十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五祖演禅师真赞》。诗中,诗人以问道于白云之巅起笔,形象地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追求和超脱尘世的意境。"蹋著自家底",意指禅师深入自我,自在无碍。接下来的"无心万事禅,一月千江水",通过"无心"与"千江水"的对比,展现出禅师内心的宁静与宇宙的广阔,禅意深远。
"路逢摩登伽,石上漫浇水",这里借用了佛教故事,比喻禅师在修行路上遇到各种考验,如摩登伽般,但依然从容应对,如同在石上随意浇水,平淡而自然。"赤土画簸箕,也有第一义",进一步强调禅的真理虽简单,却蕴含深意,即使是寻常事物,也能揭示佛法的至高境界。
最后两句"谁言川藞䕢,具相三十二",似在说禅师的智慧如川流不息,其内在的圆满法相共有三十二种,表达了对禅师全面而深厚的佛法造诣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禅师的修行历程和禅悟,展现了黄庭坚对禅宗的理解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