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平堤外,轻风拂面柔。
寒山成独往,老衲话重游。
怖鸽萝龛下,飞萤竹径流。
将因谢尘鞅,丈室住牛头。
杖策平堤外,轻风拂面柔。
寒山成独往,老衲话重游。
怖鸽萝龛下,飞萤竹径流。
将因谢尘鞅,丈室住牛头。
此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清源寺外的平堤上漫步的情景,风轻拂面,带来一丝丝凉意与舒适。行者独自前往寒山,与一位老僧交谈,回忆起多次的重游经历。诗中通过“怖鸽萝龛下,飞萤竹径流”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寺内幽静的环境,鸽子在佛龛下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宁静,而萤火虫则在竹林小径上轻盈地飞舞,增添了夜晚的生机与神秘感。最后,“将因谢尘鞅,丈室住牛头”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喧嚣,寻求心灵归宿的愿望,希望能在寺中的丈室(即僧房)度过余生。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僧侣生活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去年别津乡,两岸麦离离。
亲戚知我行,晓出相追随。
系船五里沙,江水清涟漪。
俯窥皆白石,绿色可染衣。
何以谢送者,呼酒聊共持。
放杯不忍去,看我船解维。
至今念其处,岁月忽如驰。
还复见荠麦,青青满陵陂。
桃李亦尽开,风吹总成泥。
一岁春一来,少留能几时。
乃若远行客,日夜只欲归。
正须勤往游,步绕芳菲枝。
酾渠引微流,浮萍已生池。
无事但日饮,更赋涉园诗。
乐居泰定山,岂减独乐园。
但恨山中翁,奄忽归九原。
我来不及识,风流被后昆。
见尔眉骨似,惊嗟翁尚存。
借问昔手植,今应茂墙藩。
高松垂雨鬣,大竹引霜根。
种木在闾里,种德在子孙。
家有三绝编,德乃一代尊。
闭门勤读此,勿使绝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