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朝宸居,层台纳灵秀。
百泉暗东西,千嶂明左右。
先皇雄略深,省方岁巡狩。
翠华悬中天,问俗首耕耨。
沈沈貔貅垒,濯濯鹰犬薮。
前行节驼鼓,执御各在手。
侍臣仰天威,长跪四方奏。
往闻父老言,罗拜上万寿。
山桃与黍酒,启齿时一嗅。
乘云去无踪,过者必稽首。
登坡望储胥,紫气彻牛斗。
群山朝宸居,层台纳灵秀。
百泉暗东西,千嶂明左右。
先皇雄略深,省方岁巡狩。
翠华悬中天,问俗首耕耨。
沈沈貔貅垒,濯濯鹰犬薮。
前行节驼鼓,执御各在手。
侍臣仰天威,长跪四方奏。
往闻父老言,罗拜上万寿。
山桃与黍酒,启齿时一嗅。
乘云去无踪,过者必稽首。
登坡望储胥,紫气彻牛斗。
这首元代诗人袁桷的《龙虎台》描绘了一幅壮观而庄重的皇家巡狩图景。诗中以“群山朝宸居,层台纳灵秀”开篇,将龙虎台置于崇山峻岭之中,凸显其尊贵与神圣。接着,“百泉暗东西,千嶂明左右”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暗泉与明嶂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先皇雄略深,省方岁巡狩”点明了皇帝的英明与勤政,每年巡视四方,体恤民情。接下来,“翠华悬中天,问俗首耕耨”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仪仗与亲民之举,翠华旗飘扬于空中,显示着帝王的威严与仁慈。
“沈沈貔貅垒,濯濯鹰犬薮”则通过军事设施和猎场的描写,展现了皇家巡狩的规模与气势。随后,“前行节驼鼓,执御各在手”进一步描绘了巡狩队伍的组织与纪律,驼鼓声声,秩序井然。
“侍臣仰天威,长跪四方奏”表现了文武百官对皇帝的敬畏与忠诚,他们恭敬地呈上奏折,表达对君主的敬意。最后,“往闻父老言,罗拜上万寿”通过百姓的反应,表达了对皇帝的爱戴与祝福,山桃与黍酒的细节,更是增添了节日般的温馨气氛。
整首诗以宏大的场面、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巡狩的庄严与和谐,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盛世景象的赞美与向往。
簇簇坡头锦绣丛,几番消息问来鸿。
素商未遣先惊绿,青女何妨更染红。
向日壅培曾覆篑,有时灌溉亦连筒。
年来羁宦成离索,却欠看花一醉同。
骚人墨客可无诗,正值秋郊刈穫时。
此日三登殊可乐,向来半菽亦堪悲。
家家芋栗儿童喜,处处鸡豚父老期。
负郭有田归去晚,婆娑拙守不劳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