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如尘散暖空,数峰春色在云中。
须知触目皆成恨,纵道多文争那穷。
飞燕有情依旧阁,垂杨无力受东风。
谁能会得乾坤意,九土枯荣自不同。
细雨如尘散暖空,数峰春色在云中。
须知触目皆成恨,纵道多文争那穷。
飞燕有情依旧阁,垂杨无力受东风。
谁能会得乾坤意,九土枯荣自不同。
诗人以细腻之笔触绘初春的景象,"细雨如尘散暖空"勾勒出一幅柔和湿润的画面。细雨犹如轻纱,在空中弥漫,带给人们温暖而非浸骨之感。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数峰春色在云中"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山峦春意盎然的向往。春色藏于云间,既有遥不可及之美,又不失诗人对于那未触及之境的无限憧憬。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非一味的温柔与向往。"须知触目皆成恨"一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与苦涩。触目所及,皆能激起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这份情感之复杂,宛如生活本身一般。
"纵道多文争那穷"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表达。尽管诗人才华横溢,但在现实面前,他同样感到困顿与无力。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时代背景下的无声哀求。
接下来的"飞燕有情依旧阁,垂杨无力受东风"更是对春天美好而脆弱的描绘。燕子依旧在古老的阁楼间穿梭,显得那么有情,而那些垂挂的杨柳则在东风中摇曳,无力地承受着季节更迭的变换。这两句诗,不仅是对自然界春意的描绘,更是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美好难守的感慨。
最后,"谁能会得乾坤意,九土枯荣自不同"则是诗人对于天地之大与个人命运的深刻体悟。乾坤指的是天地,意喻着天地间广阔无垠的道理。而"九土枯荣自不同"则是在强调每个生命体都有其独特的荣枯史,这份不同的命运,正如同大自然中各类生灵一般,各有其美。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景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下无力感的深刻反思。
悯雨喜见云,喜云愁不雨。
长风将怒点,慰此楼中暮。
喜雨不但人,松竹亦鼓舞。
未知今年熟,得似去年否。
江阔水不聚,分为三五滩。
遂令客子舟,上滩一一难。
小沙已成洲,大洲已成山。
山有树百尺,树围屋数间。
水底复生洲,沙湿犹未乾。
从此洲愈多,安得水更宽。
忆从严陵归,水落不能湍。
拖以数童仆,折却十竹竿。
今兹过吾舟,念昔犹胆寒。
良辰巧与赏心违,四者能并自古稀。
恰则今年重九日,也无黄菊两三枝。
闭门幸免吹乌帽,有酒何须望白衣。
政坐满城风雨句,平生不喜老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