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有蝌蚪子,初化厕群鱼。
鱍鱍穿绿藻,洋洋泳深蒲。
俄然生臂股,去尾登泥涂。
回首谓群鱼,幸来相就居。
神鲤为鱼长,不肯受辱污。
答云我龙种,岂与尔为徒。
虫有蝌蚪子,初化厕群鱼。
鱍鱍穿绿藻,洋洋泳深蒲。
俄然生臂股,去尾登泥涂。
回首谓群鱼,幸来相就居。
神鲤为鱼长,不肯受辱污。
答云我龙种,岂与尔为徒。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昆虫从幼虫阶段到蜕变成长的过程。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这种虫子比作蝌蚪,初时混在一群小鱼中,活泼地穿梭于绿藻间,畅游在深水的蒲草丛中。随着生长,它逐渐发育出臂和腿,脱离了尾巴,爬上了泥泞的土地。在这个过程中,它回首对群鱼宣告,自己不再满足于鱼类的生活,而是选择了一个更高的身份——神鲤,拒绝接受被侮辱或污染的命运。
接着,它自称为龙种,强调自己的高贵血统,不愿与那些普通的鱼儿为伍。整首诗通过虫子的蜕变,寓言般地表达了作者对于自我提升、超越低微境遇的追求,以及对于洁身自好的价值观。舒岳祥以细腻的观察和寓意深刻的比喻,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命进化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金华山巅一挥手,俯视尘寰仰星斗。
闲云满地白鹤飞,积雪暗天苍兕吼。
北山周回七百里,名著洞天非不久。
世人未识山中乐,问我山中何所有。
旧传叱石化羊眠,亦有耕田驱鹿走。
大士浴瓶今尚在,孝标书堂谁与守。
翩然东访赤松子,何须辟谷能延寿。
出门一笑天地宽,龊龊徒为儿女丑。
君不见东坡游赤壁,东望武昌西夏口。
江山风月两依然,谁能与客携鱼酒。
千载一相逢,相见无浃旬。
一生能几别,且复无此身。
昔别尚可惜,此别重惜之。
两髀跨鞍马,非复少壮时。
他人怪康强,自觉筋力衰。
所苦气如缕,所忧命如丝。
死生亦大矣,而乃常别离。
人生一月间,得笑无六七。
朝为众狙喜,莫作枯鱼泣。
已矣泉下人,优哉冢中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