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十自寿·其五》
《七十自寿·其五》全文
清 / 林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金台讲席就神京,老友承而晋六卿。

我不弹冠为贡禹,公先具疏荐弥衡。

伧荒那办官中事,萧瑟将为海上行。

多谢尚书为毁草,食贫转得遂余生。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纾所作的《七十自寿(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届七旬的感慨与自我期许。

首联“金台讲席就神京,老友承而晋六卿。”描绘了诗人作为学者在京城金台讲席的地位,以及与老友的关系,暗示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和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颔联“我不弹冠为贡禹,公先具疏荐弥衡。”运用典故,以贡禹和弥衡的故事来表达诗人不求功名利禄的态度,同时赞扬了公先的推荐之恩,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颈联“伧荒那办官中事,萧瑟将为海上行。”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不擅长处理官场事务,暗示自己可能更倾向于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海上之旅,流露出对新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尾联“多谢尚书为毁草,食贫转得遂余生。”诗人感谢尚书的帮助,得以摆脱贫困,过上安逸的生活,表达了对过去艰苦岁月的告别,以及对未来平静生活的满足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生活态度的反思、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自述诗。

作者介绍
林纾

林纾
朝代:清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猜你喜欢

九日留别吴太仆春坪·其二

少小事空寂,难为人世间。

三年携策出,万里逐鸿还。

白雪关门树,黄云塞上山。

征途多感叹,幸一识韩颜。

(0)

哭台设阇黎

几年歌薤露,一旦掩泉台。

既切芝焚苦,空馀蕙叹哀。

秋阴松路暝,风急石云开。

幽魄原无滞,他生愿不才。

(0)

人日与诸子登观星台·其二

新岁登临望,亭亭欲近天。

帝城金凤阙,春气碧山烟。

旷野连三晋,黄云出九边。

客心消未得,怀抱只凄然。

(0)

辽海舟中·其五

沧溟十万里,日日石尤风。

归梦寒难达,悲心久易穷。

星飞人面白,蜃出海灯红。

惟有无生理,安危自可通。

(0)

辽阳怀顿修·其六

尔有孤閒句,余时天外吟。

生皆天地意,死亦友朋心。

日入寒松苦,云凝独壑阴。

逢人多强笑,恐忽泪沾襟。

(0)

合浦歌为强佑人寿

青婴池水清而丽,大珰老蚌潜千岁。

天涯亭畔岸不枯,珊瑚树上巢翡翠。

数百年间事亦奇,珠玉无知亦有知。

长官意大此珠少,月照珠池波渺渺。

淮夷之蠙独擅名,蓬苇参天铜柱小。

钦州竹马迎偏早,要芟还珠亭上草。

孟尝陶弼几时来,一探深渊誇至宝。

关西将军颇少年,分竹策马珠池边。

明透之性掩珠光,叱咤左右河海忙。

朝餐晚餐萱草根,辕门日静甑生尘。

池里珠还千万斛,将军碎之其如粥。

地小材大用不尽,閒时把笔娱心目。

笔端一落绝惊人,不是颜骨决柳筋。

立功归来绣佛前,綵衣五色斑襕鲜。

至性夙敦过颜闵,几回感我呼高天。

人生重节乃豪雄,看君坚固昆吾铜。

览揆为君说此篇,春风恰好吹华筵。

烧残银烛渡江来,月高与尔谈深禅。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