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人日栩楼吟集分韵得瑞字并呈匏庵》
《人日栩楼吟集分韵得瑞字并呈匏庵》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风鹤绵冬春,诗声岂非瑞?

矧兹朋簪盍,胜似草堂寄。

主人庭宇拓,避俗善养志。

我来欻已期,陶写亦数至。

土风始百年,逮君盖四世。

汉上罗宾僚,宣南盛气类。

洛钟千里应,赵璧一双赛。

俯仰甲子周,承平有馀味。

秃翁感遗孑,梨楂并所嗜。

不图隔京尘,复此倡闽派。

酒温梅正花,万事且拨置。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创作,名为《人日栩楼吟集分韵得瑞字并呈匏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冬春之际相聚于栩楼吟唱诗歌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和艺术的珍视。

首句“风鹤绵冬春”以自然景象起笔,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悠远而深沉的基调。接着,“诗声岂非瑞?”一句,将诗歌视为吉祥之兆,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崇高评价。

“矧兹朋簪盍,胜似草堂寄。”诗人感叹与朋友相聚的喜悦,甚至超过了隐居草堂的宁静生活,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接下来,“主人庭宇拓,避俗善养志。”描述了主人家宽敞的庭院,以及其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我来欻已期,陶写亦数至。”表明诗人多次前来,享受与友人的聚会,通过诗歌创作来陶冶性情。随后,“土风始百年,逮君盖四世。”赞美了地方的风俗习惯历史悠久,而主人家的传承更是四代之久,体现了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汉上罗宾僚,宣南盛气类。”提到汉地和宣南地区聚集了许多文人雅士,展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接着,“洛钟千里应,赵璧一双赛。”以洛钟和赵璧作为比喻,形容远方的响应和珍贵的友谊,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情感交流。

“俯仰甲子周,承平有馀味。”诗人感慨时间的流转,回顾过去一百年的和平岁月,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思考。最后,“秃翁感遗孑,梨楂并所嗜。”提到老者对后代的关怀,以及共同的兴趣爱好,体现了家族间的温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热爱与传承。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光孝寺作茶供

一藤碎踏两山云,看尽朝岚与夕曛。

留得如来舍身相,共敲苍雪了炉熏。

(0)

山居十六咏·其二幽谷

入林不厌深,避世不厌独。

倦飞鸟知还,毋惮下乔木。

(0)

书维扬张君梅卷·其二

月明临得霜桥影,只恁横斜自一奇。

唤起江南归梦远,竹村烟水有茅茨。

(0)

山居七咏·其七湛然亭

一念惟馀睡作魔,鸥閒不与世同波。

迩来定力空诸妄,如以摩尼照浊河。

(0)

又和晦翁棹歌·其一

烧药炉存草亦灵,煮茶灶冷水犹清。

老仙一去无消息,只有飞泉落佩声。

(0)

醉吟五首·其五

渊明年十九,谢公破苻坚。

此时尚可为,未及出仕年。

太傅一丘志,永言负东山。

道子国宝辈,日趣晋祚迁。

参军与百里,黾勉一纪间。

典午竟已矣,于兹遂归田。

至今会心人,仰高醉中言。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