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
《感事》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长鲸江海尚翻波,欲济无航可奈何。

物象萧条秋序薄,人生感慨腐儒多。

翠舆不见胡尘起,旅雁能随汉月过。

七日之诛今几日,犹烦乐职在中和。

(0)
翻译
巨大的鲸鱼在江海间激起波涛,想要渡过却找不到船只,该怎么办呢。
秋天景象凄凉,万物凋零,人们感叹世事无常,尤其对于腐儒来说感触更深。
绿色的车驾看不见胡尘扬起,只有南飞的大雁能跟随汉家的明月一同穿越。
七天的惩罚如今过去了多少天,仍然忧虑乐职(指快乐和谐的职责)能否保持中庸之道。
注释
长鲸:比喻巨大或有力量的人物。
翻波:激起波浪,形容动荡不安。
物象:自然景象。
萧条:荒凉、冷落。
感慨:深感悲叹或感慨。
腐儒:自谦之词,指学问浅陋的人。
翠舆:绿色的车驾,古代贵族出行的代称。
胡尘:指边疆战乱的尘土,此处可能暗指战争。
旅雁:迁徙的大雁,象征离别和远方。
汉月:指中国传统的明月,代表故乡或国家。
七日之诛:古代的一种惩罚,可能指七天的囚禁或责罚。
中和:中庸之道,指保持平衡和谐,不偏不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感事》,通过描绘长鲸翻腾江海却无法渡过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深深忧虑。首句以长鲸比喻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暗示了国家面临困境,而"欲济无航可奈何"则传达出诗人对于时局无解的无奈和悲愤。

接下来,诗人借秋天的萧瑟景象和自己身为腐儒的感慨,进一步渲染了时代的凄凉和个人的无力感。"物象萧条秋序薄"描绘了自然界的凋零,"人生感慨腐儒多"则是对自己及同类知识分子命运的哀叹。

颈联通过"翠舆不见胡尘起",暗指战乱未息,而"旅雁能随汉月过"则寄托了对和平与团圆的向往,雁南飞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安宁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七日之诛今几日"隐晦地提及朝廷的清洗行动,表达了对无辜者的同情和对当政者政策的质疑,"犹烦乐职在中和"则流露出对恢复社会和谐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晁说之作为南宋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如梦令·其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0)

醉花间·其一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

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

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0)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0)

自遣

翻覆升沈百岁中,前途一半已成空。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

修竹万竿资阒寂,古书千卷要穷通。

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

(12)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9)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6)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