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鲸江海尚翻波,欲济无航可奈何。
物象萧条秋序薄,人生感慨腐儒多。
翠舆不见胡尘起,旅雁能随汉月过。
七日之诛今几日,犹烦乐职在中和。
长鲸江海尚翻波,欲济无航可奈何。
物象萧条秋序薄,人生感慨腐儒多。
翠舆不见胡尘起,旅雁能随汉月过。
七日之诛今几日,犹烦乐职在中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感事》,通过描绘长鲸翻腾江海却无法渡过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深深忧虑。首句以长鲸比喻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暗示了国家面临困境,而"欲济无航可奈何"则传达出诗人对于时局无解的无奈和悲愤。
接下来,诗人借秋天的萧瑟景象和自己身为腐儒的感慨,进一步渲染了时代的凄凉和个人的无力感。"物象萧条秋序薄"描绘了自然界的凋零,"人生感慨腐儒多"则是对自己及同类知识分子命运的哀叹。
颈联通过"翠舆不见胡尘起",暗指战乱未息,而"旅雁能随汉月过"则寄托了对和平与团圆的向往,雁南飞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安宁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七日之诛今几日"隐晦地提及朝廷的清洗行动,表达了对无辜者的同情和对当政者政策的质疑,"犹烦乐职在中和"则流露出对恢复社会和谐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晁说之作为南宋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
翻覆升沈百岁中,前途一半已成空。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
修竹万竿资阒寂,古书千卷要穷通。
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