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十二层楼。卷帘钩。凄绝寥天归雁一声秋。
恼不断。思逾乱。滞人愁。知待何时重唱大刀头。
月明十二层楼。卷帘钩。凄绝寥天归雁一声秋。
恼不断。思逾乱。滞人愁。知待何时重唱大刀头。
这首《相见欢》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傅熊湘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幽远,以月夜之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画面。
“月明十二层楼”,开篇即以“月明”二字点出夜晚的静谧与明亮,而“十二层楼”则暗示了空间的高远与层次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卷帘钩”三字,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在月光下轻轻卷起窗帘的动作,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人物的细腻情感,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凄绝寥天归雁一声秋”,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归雁的鸣叫,既是自然界的声响,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在这寂静的夜晚,一声雁叫,仿佛将秋天的哀愁与离别之情传递给读者,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对远方的思念。
“恼不断,思逾乱,滞人愁”,这几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思念之情如同无法割断的线,越缠越紧,思绪纷乱,愁绪难消。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共鸣。
“知待何时重唱大刀头”,结尾处,诗人以“大刀头”这一意象,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憧憬。在这样的夜晚,即使心中充满愁绪,仍怀揣着希望,期待着未来的重逢,这种情感的坚韧与美好,令人感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在月夜下的孤独、思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作品。
楚观檐花晓,舟人击鼓东。
蛟龙噀灵雨,雕鹗展雄风。
此客云霄士,斯文造化工。
捷来君饮此,我亦凯元戎。
玉海渊源懿,金闺步武高。
功名千载意,翰墨一时豪。
天马含风骨,秋鹰折羽毛。
相逢俱白发,流涕湿征袍。
万顷太湖上,朝暮浸寒光。
吴王去后,台榭千古锁悲凉。
谁信蓬山仙子,天与经纶才器,等闲厌名缰。
敛翼下霄汉,雅意在沧浪。晚秋里,烟寂静,雨微凉。
危亭好景,佳树修竹绕回塘。
不用移舟酌酒,自有青山渌水,掩映似潇湘。
莫问平生意,别有好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