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惹咏濯缨歌,一望连天万顷波。
披画有时浓藻墨,织绫随处度鱼梭。
迎风海面银花烂,映月江心玉镜磨。
流入七弦成雅操,钟期高悟叹江河。
澄清惹咏濯缨歌,一望连天万顷波。
披画有时浓藻墨,织绫随处度鱼梭。
迎风海面银花烂,映月江心玉镜磨。
流入七弦成雅操,钟期高悟叹江河。
这首诗描绘了水的广阔与动态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的多种形态与功能。首句“澄清惹咏濯缨歌”,开篇即以水的清澈引出对洗涤与净化的联想,仿佛在说水能洗净心灵,激发人们的赞美之情。接着,“一望连天万顷波”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出水的浩瀚无垠,仿佛与天相接,波澜壮阔。
“披画有时浓藻墨,织绫随处度鱼梭”两句,运用比喻,将水面上的藻类比作浓墨,鱼儿穿梭比作织绫,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上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迎风海面银花烂,映月江心玉镜磨”则进一步展示了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美丽景象,风吹过水面如银花般灿烂,月光照耀下的江面如同打磨过的玉镜,美不胜收。
最后,“流入七弦成雅操,钟期高悟叹江河”两句,巧妙地将水与音乐联系起来,暗示水的流动可以激发灵感,如同琴弦上的旋律,而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则被引用,表达了对水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整首诗通过对水的多维度描绘,不仅展现了水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
隆冬西北云,群物共衰槁。
万雪閟阴崖,青松一何好。
小竹不受风,低回向人扫。
茅檐化穹庐,树压珊瑚倒。
谁将渭水竿,移舟入瑶岛。
此时沙漠天,齧旃命如草。
复有辕下车,夜蹶蓝关道。
哀哀节义躯,何如此溪老。
溪老谓余言,贞心当自保。
讵知三尺蓑,功成在华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