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诚易转,五阴病难痊。
寿报虽延促,终成丘墓尘。
徒知饵六色,会当悲九泉。
复悯轮回趣,难成不坏身。
四生诚易转,五阴病难痊。
寿报虽延促,终成丘墓尘。
徒知饵六色,会当悲九泉。
复悯轮回趣,难成不坏身。
这首诗反映了佛教对生死轮回和苦海无边的深刻洞察。诗人以“四生诚易转,五阴病难痊”开篇,指出生命形态的转换虽然容易,但生命的痛苦却难以根除,暗示了人生的苦难与无常。
接着,“寿报虽延促,终成丘墓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最终归于尘土的感慨,强调了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必然性。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探讨,体现了佛教中对生死问题的深入思考。
“徒知饵六色,会当悲九泉”则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解脱与超越,最终将面对无尽的痛苦与悔恨。这里的“六色”可能象征着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代表了感官的欲望与诱惑;“九泉”则可能是对地狱之苦的隐喻,暗示了贪欲与执着带来的最终惩罚。
最后,“复悯轮回趣,难成不坏身”表达了对众生轮回流转、痛苦不已的同情,以及对获得解脱、成就永恒之身的渴望。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普遍存在的苦难与救赎可能性的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佛教对于生命、痛苦、解脱等核心议题的独到见解,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追求的精神境界以及解脱之道。
衡州之山多奇特,雁峰峙南石鼓北。
周宣攻车不到此,佳名今古同烜赫。
长松翳阁神所栖,断碣欹墙人不识。
侧闻李宽建自唐,风雨年年秋草碧。
凭临十里万家烟,远树撑天鸟飞没。
其下绿净者湘江,左会蒸流环一玦。
我因行役过此邦,荆榛满眼尘满臆。
跻阶便问合江亭,吊古心怆访遗迹。
韩张两人久不作,高文大章垂金石。
剔藓循诵半模糊,发箧朗吟三太息。
小憩危亭日影斜,登楼一眺乾坤窄。
文名山斗今几人,吾道南来溯正脉。
黄昏钟鼓催客卧,秋山月出寒江白。
霭霭停云,悠悠我思。袭我春服,好风时吹。
我征聿至,乃入园扉。鸟鸣嘉木,鱼跃清池。
其物欣欣,其人在斯。我息其庐,话言《诗》《书》。
寒葵载刈,旨酒盈壶。以觞以咏,其乐于于。
凄凄风雨,笥衣授余。乃空汝床,曰安我居。
飘风及雨,诘旦乃已。我晨斯兴,于阁间止。
阅彼南亩,实活我士。和泽之降,河水瀰瀰。
息彼黄牛,我心之喜。庭列松篁,日翳轩窗。
有鸟于飞,好音旁皇。薄言旋反,寻乐未央。
嘉子栖迟,好学无荒。问我瑶华,心焉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