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捕蝗诗示尚书郭敦》
《捕蝗诗示尚书郭敦》全文
明 / 朱瞻基   形式: 古风

蝗螽虽微物,为患良不细。

其生实蕃滋,殄灭端匪易。

方秋禾黍成,芃芃各生遂。

所欣岁将登,奄忽蝗已至。

害苗及根节,而况叶与穗。

伤哉陇亩植,民命之所系。

一旦尽于斯,何以卒年岁。

上帝仁下民,讵非人所致。

修省弗敢怠,民患可坐视?

去螟古有诗,捕蝗亦有使。

除患与养患,昔人论已备。

拯民于水火,勖哉勿玩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ngshīshìshàngshūguōdūn
míng / zhūzhān

huángzhōngsuīwēiwèihuànliáng

shēngshífāntiǎnmièduānfěi

fāngqiūshǔchéngpéngpéngshēngsuì

suǒxīnsuìjiāngdēngyǎnhuángzhì

hàimiáogēnjiéérkuàngsuì

shāngzāilǒngzhímínmìngzhīsuǒ

dànjìnniánsuì

shàngrénxiàmínfēirénsuǒzhì

xiūshěnggǎndàimínhuànzuòshì
míngyǒushīhuángyǒu使shǐ

chúhuànyǎnghuànrénlùnbèi

zhěngmínshuǐhuǒzāiwánkài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明成祖朱瞻基所作的《捕蝗诗示尚书郭敦》,主题围绕着蝗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诗人以小虫蝗螽比喻大患,强调其繁殖迅速和危害严重,指出秋季庄稼成熟时,蝗灾突然降临,对禾苗根节乃至穗叶造成毁灭性打击。他忧虑农民生计,认为丰收之年却遭此横祸,关乎民生存亡。

诗人反思天灾背后的人为因素,提醒人们要反省自身,不可懈怠于治理,同时引用古人关于除害与防患的智慧,告诫官员尚书郭敦,要积极采取行动,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切勿轻忽。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官员责任的期待。

作者介绍
朱瞻基

朱瞻基
朝代:明   生辰:1398年-1435年1月31日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在位期间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
猜你喜欢

临城即事

华馆青丝驻,梨园白玉飘。

芳尘兼燕蹴,艳曲度莺娇。

欲赋巫山梦,还疑洛水遥。

无将明烛泪,滴向可怜宵。

(0)

赋得薄雾笼花

玉树朱华艳,芳晨紫雾笼。

微分团砌色,稍辨簇香丛。

风袅珠难胜,阳晞縠转濛。

临觞欣赏意,应较昨宵浓。

(0)

龙门道中

客行殊未已,白露遍平芜。

野火穿林小,寒星隐涧孤。

人烟经战伐,生计有樵苏。

为问中山叟,今年少吏呼。

(0)

为周石潭先生作八首·其一小赤壁

寰宇未尝大,赤壁那独小。

都在吾目中,吾更在目表。

(0)

中都鼓楼赴储司彭晦虚亲丈之席别后寄怀

第一山前第一楼,当年缔造协神谋。

万家阛阓如鳞合,四野风烟似海浮。

桐柏东来思禹绩,星辰北望见皇州。

何许更作登楼赋,已为司徒半月留。

(0)

辛卯试笔

为怜病目抛残简,并歇狂心罢远人。

腊月已随寒律尽,春风应拂柳条新。

客来欲问无奇字,酒至当呼有比邻。

四十五年如一梦,尚堪迷复不求真。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