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君东下霅溪船,回首纷纷已五年。
簪笔少留吾所望,剖符轻去此何缘。
高麾行路穿秦树,骏马归时著蜀鞭。
子墨文章应满箧,承明宣室正详延。
看君东下霅溪船,回首纷纷已五年。
簪笔少留吾所望,剖符轻去此何缘。
高麾行路穿秦树,骏马归时著蜀鞭。
子墨文章应满箧,承明宣室正详延。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送周仲章使君》。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与期待。
“看君东下霅溪船”一句,以动人的画面开篇,描绘出友人乘船远去的景象,"霅溪"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者仅仅是一个诗意地名,用以渲染离别之情。
“回首纷纷已五年”表达了时光流逝,转眼间已过五年的感慨,也暗示着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不舍的复杂情感。
“簪笔少留吾所望,剖符轻去此何缘”两句中,“簪笔”指的是文书信件,"剖符"则是古代官府之间传递文书时用以证明真伪的凭证。诗人希望友人在离别时能留下一些文字作为纪念,但同时也感到友人的离开似乎有些仓促和不解之缘。
“高麾行路穿秦树,骏马归时著蜀鞭”两句描写了友人旅途中的壮丽景象和奔驰的骏马,"高麾"指的是高举的马鞍,"秦树"和"蜀鞭"则分别代表着秦地和蜀地,这里可能暗示友人的使命将带他穿越大江南北。
“子墨文章应满箧,承明宣室正详延”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文采的赞赏与期待,“子墨”指的是周仲章,"文章应满箧"意味着他的文学作品像箧中的珍宝一样丰富和充实。"承明宣室正详延"则是希望他能在仕途中光耀门楣,得到皇帝的赏识。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文学功底,也透露出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
沛宫置酒君王归,酒酣思惨风云飞。
儿童环台和击筑,父老满坐同沾衣。
一歌丰沛白日动,再歌淮楚长波涌。
龙髯气拂半空寒,虎士心驰四方勇。
河山萧瑟长陵荒,野中怒响犹飞扬。
高台未倾风未息,故乡之恨那有极。
五载乐閒旷,闭关每安眠。
祖行复言迈,迫此将残年。
江湖多北风,临流竟回船。
连旬踏冻雪,驱马不得前。
锦溪何沦漪,芝山亦清妍。
岂乏故人居,欲往无由缘。
漫漫四野白,青是谁家烟?
仆夫慰饥面,呼酒还忻然。
我独不解饮,自苦谁汝怜。
前途幸云迩,努力勤挥鞭。
职思在忧民,才薄志自坚。
只应高人笑,胡不甘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