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叶琼花镂上林,东风又复作轻阴。
诗人漫道妒佳景,农父多应比好霖。
瑞叶琼花镂上林,东风又复作轻阴。
诗人漫道妒佳景,农父多应比好霖。
这首诗描绘了正月十六日皇太后在瀛台观赏烟火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句“瑞叶琼花镂上林”,以“瑞叶”和“琼花”比喻璀璨的烟火,将烟火比作珍贵的花朵,镶嵌在茂密的森林之中,营造出一种华美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镂”字,生动地描绘了烟火在夜空中绽放的瞬间,仿佛雕刻在夜幕之上,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
次句“东风又复作轻阴”,则转而描写环境,春风轻拂,带来了一丝轻柔的云雾,为这盛大的烟火表演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变化。
后两句“诗人漫道妒佳景,农父多应比好霖”,则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这一景象的不同感受。对于诗人而言,如此壮丽的烟火可能引发了一种微妙的嫉妒之情,因为它们不仅美丽,还难以捕捉和描述;而对于农夫来说,这样的景象或许更像是一场及时的好雨,预示着丰收的希望,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既赞美了烟火的壮观与美丽,也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不同群体对同一景象的不同解读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