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人伯仲间,一语可物色。
气自寡所谐,穷乃足所历。
家风藐五世,不肯适人适。
意行无险易,又跣不著屐。
文词如苦李,惨腹人莫食。
犹矜不传妙,坐恐儿曹得。
学怜新又新,老奈日复日。
伯以最恬愉,何由采之出。
无斁能寡言,犹堪谢前识。
叔与气尚豪,支颐视屋极。
斯文恶表襮,枯鱼戒所忽。
应如鲁宫籀,藏壁俟其坼。
吾人伯仲间,一语可物色。
气自寡所谐,穷乃足所历。
家风藐五世,不肯适人适。
意行无险易,又跣不著屐。
文词如苦李,惨腹人莫食。
犹矜不传妙,坐恐儿曹得。
学怜新又新,老奈日复日。
伯以最恬愉,何由采之出。
无斁能寡言,犹堪谢前识。
叔与气尚豪,支颐视屋极。
斯文恶表襮,枯鱼戒所忽。
应如鲁宫籀,藏壁俟其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创作的《次韵四弟以道十二弟叔与法王唱和兼示无斁弟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学问、艺术的追求。
首句“吾人伯仲间”,点明了兄弟之间的关系,暗示了他们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接着,“一语可物色”表达了兄弟间通过言语就能理解对方心意的亲密关系。随后,“气自寡所谐,穷乃足所历”则揭示了兄弟们在不同境遇下的性格差异,一个内敛,一个坚韧。
“家风藐五世,不肯适人适”强调了家族传统的重要性,兄弟们坚守家族传统,不愿随波逐流。接下来,“意行无险易,又跣不著屐”描述了兄弟们行事风格,既不畏艰难也不贪图安逸,保持本真。
“文词如苦李,惨腹人莫食”将兄弟们的文才比作苦李,虽有才华却不易为人所赏识。他们依然坚持自我,不为外界所动摇。“犹矜不传妙,坐恐儿曹得”表达了他们对技艺传承的重视,担心后辈无法领悟其中精髓。
“学怜新又新,老奈日复日”反映了兄弟们对学习的热爱,即使年岁增长也永不停歇。最后,“伯以最恬愉,何由采之出。无斁能寡言,犹堪谢前识。叔与气尚豪,支颐视屋极。斯文恶表襮,枯鱼戒所忽。应如鲁宫籀,藏壁俟其坼”进一步展现了兄弟们在不同性格特点上的互补,以及对学问严谨态度的共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他们在学问、艺术道路上的执着与追求。
渊明无钱不沽酒,九日菊花空在手。
我今酒熟花正开,可惜重阳不再来。
今日花开颜色好,昨日花开色枯槁。
去年对酒人面红,今年对酒鬓成翁。
人生百年会有终,好客莫放樽罍空。
贫贱或可骄王公,胡乃束缚尘埃中,簪裾何者同牢笼。
我昨移棹游湘皋,潇潇西风吹凤毛。
嫩凉轻透白苧袍,推篷把酒歌离骚。
仰观劲节排云上,绿玉交加静相向。
落箨宜裁汉祖冠,翘枝欲化壶公杖。
羲和鞭日秋阴清,扶疏影重弄晚晴。
耳边忽闻鹧鸪语,钩辀格磔林间鸣。
朅来久作瀛洲客,梦想奇游知未得。
偶从精舍见图画,墨花尚带江云湿。
上人爱此如拱璧,重是司寇尚书笔。
此君何可一日无,幽窗坐对心神怿。
杨柳正萋萋,门前碧草齐。
别离如昨日,白发满春闺。
飘花兼泪落,行云逐望迷。
绿苔凝履迹,粉汗浥书题。
梦到龙沙北,魂销马邑西。
卷帘双燕入,开镜一莺啼。
肠共吴江绕,眉将楚岫低。
攀枝怜并蒂,窥沼妒双栖。
跃水宁无剑,通天亦有犀。
那看明月夜,登楼惑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