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十初度·其二》
《五十初度·其二》全文
清 / 查元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富春江上客星孤,故国田园久已芜。

欲报劬劳因负米,谁怜辛苦引群雏。

鳌牵瀛海心原壮,书上秦庭计太迂。

纵是昨非知伯玉,发添斑白叹头颅。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田园荒芜的深深忧虑与怀念,以及对自己年华逝去、白发生长的感慨。首联“富春江上客星孤,故国田园久已芜”描绘了诗人漂泊在外,远离故乡的情景,同时以“客星孤”比喻自己孤独的处境,而“故国田园久已芜”则反映了故乡因长时间无人照料而荒废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颔联“欲报劬劳因负米,谁怜辛苦引群雏”中,“劬劳”指辛勤劳动,“负米”是古代孝子背米养亲的故事,这里借指诗人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却无法做到。“引群雏”则是形容诗人辛勤劳作,抚养子女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深感愧疚,又体现了他对子女成长的关怀和辛劳。

颈联“鳌牵瀛海心原壮,书上秦庭计太迂”运用了两个典故。前一句“鳌牵瀛海”出自《庄子》,意为巨大的鳌能牵动大海,象征着力量强大或理想远大;后一句“书上秦庭计太迂”则出自《史记》,意为在秦庭上讨论问题过于迂阔,不切实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虽有壮志豪情,但面对现实却感到无奈和困惑,同时也对某些过于理想化的决策表示了批评。

尾联“纵是昨非知伯玉,发添斑白叹头颅”中,“伯玉”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国君,以知错能改著称。诗人自比伯玉,表示即使过去有过错误,现在也能认识到并改正。然而,岁月不饶人,诗人感叹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查元鼎
朝代:清

查元鼎(1804~?),字小白,浙江海宁人,卒年不详,可能在光绪十二年(1886)前后。出身书香门第,其祖为清初著名诗人查慎行。元鼎善承家学,少有文名,道光末年游幕来台,当轴慕其名者屡屡争相延聘。但因个性耿介,懒于徵逐名利,故凡有拂其意者便去,不复停留。晚年遇益穷,而守益坚,著述不辍,颇受竹堑文人尊重,每逢潜园文酒盛会,辄推为盟主。诗歌之外,亦长于刻石,时人以之与擅长治竹的徐木丛并称,有「查石徐竹」的美誉。
猜你喜欢

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㸦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0)

吉安府

山势西来断,江流北去平。

万家深树里,闻是吉州城。

(0)

堤上行三首·其一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0)

西湖留别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0)

题壁二首·其一

横笛何人夜倚楼,小庭月色近中秋。

凉风吹堕双梧影,满地碧云如水流。

(0)

淮南王

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

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汲寒浆。

饮少年。少年窈窕何能贤。扬声悲歌音绝天。

我欲渡河河无梁。愿化双黄鹄还故乡。还故乡。

入故里。徘徊故乡苦身不已。繁舞寄声无不泰。

徘徊桑梓游天外。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