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馆萧然拥罽裘,浑无桃李似潘侯。
路多绿竹遮栏雨,池有残荷掩映秋。
蛮獠讴歌逢乐岁,江湖风景忆扁舟。
衣冠到底为身累,秪慕逍遥寄一丘。
西馆萧然拥罽裘,浑无桃李似潘侯。
路多绿竹遮栏雨,池有残荷掩映秋。
蛮獠讴歌逢乐岁,江湖风景忆扁舟。
衣冠到底为身累,秪慕逍遥寄一丘。
此诗描绘了一个秋雨中的静谧景象,诗人在西馆中感受着萧瑟的气氛,身穿厚重的罽裘,以对抗外面寒冷的雨意。"浑无桃李似潘侯"一句,则是通过对古代美男子潘安仁和宋玉的形容,暗示周围景致虽然荒凉,但仍有着不为人知的美丽存在。
接下来的两句"路多绿竹遮栏雨,池有残荷掩映秋"更深入地描绘了雨中的自然风光。绿竹随风摇曳,遮挡着细雨,形成一道道自然的屏障;而池中残荷,则在秋天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凄清。
第三、四句"蛮獠讴歌逢乐岁,江湖风景忆扁舟"转而表现了诗人对于远方异域文化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蛮獠"指的是古代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他们的歌谣在这里象征着一种自由自在的情感状态;而"江湖风景忆扁舟"则是诗人心中对于流动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怀念,"扁舟"特指古代的一种船只,常与文人墨客游历有关。
最后两句"衣冠到底为身累,秪慕逍遥寄一丘"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纷争和物质负担的厌倦,以及对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衣冠"象征着官场和仕途的沉重压力;而"秪慕逍遥寄一丘"则是诗人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心灵的栖息之所,实现精神上的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西馆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远方异域文化和自然美景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深切愿望。
云锁吴山,重阳近、满城风雨。
层楼外、摩挲病眼,尚堪延伫。
采菊有谁忘世虑,催租底事妨诗句。
纵鸟巾、潦倒不禁秋,犹能赋。
村隐隐,牛羊路。
烟冉冉,蒹葭渡。
是几番兴废,几番今古。
世乱可堪逢节序,身闲犹有余风度。
且凭高、呼酒发狂歌,愁何处。
晚风吹醒梅花梦,吟袖人倦无语。
楚天云澹雁凄凉,何况黄昏雨。
又忽忽、惊心岁序。
村荒更迥无钟鼓。
对夜色萧条,漫借得、孤缸耿耿,独照离绪。
憔悴怨墨频题,征衣慵整,怪却双鬓如许。
故园犹是旧东风,往事今尘土。
但忆着、章台柳树。
十年青镜催迟暮。
任艳怀、如流水,芳草王孙,有谁能赋。
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
谁道买花载酒,不似少年游。
最是宫黄一点,散下天香万斛,来自广寒秋。
蝴蝶逐人去,双立凤钗头。
向尊前,风满袖,月盈钩。
缥缈羽衣天上,遗响遏云流。
二十五声秋点,三十六宫夜月,横笛按伊州。
同蹑彩鸾背,飞过小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