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斫早谷,寒露斫晚稻。
寒露无青禾,霜降一齐倒。
小暑一声雷,四十五日到黄梅。
小暑一条吼,拔下黄秧种赤豆。
秋分斫早谷,寒露斫晚稻。
寒露无青禾,霜降一齐倒。
小暑一声雷,四十五日到黄梅。
小暑一条吼,拔下黄秧种赤豆。
这首诗描绘了农事活动与自然节气之间的紧密联系,展现了中国古代农民对季节变化和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适应。通过“秋分”、“寒露”、“霜降”等节气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农作物生长周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例如,“秋分斫早谷,寒露斫晚稻”,意味着在不同的节气,农民会根据作物的成熟情况选择收割时间。“寒露无青禾,霜降一齐倒”,则形象地说明了寒露时节作物尚未成熟,而霜降时作物则会因低温而倒伏。
接下来的部分“小暑一声雷,四十五日到黄梅”,以及“小暑一条吼,拔下黄秧种赤豆”,则进一步展示了小暑这一节气与特定农事活动的关联。小暑时节,雷声预示着雨水的到来,对农作物生长有利,因此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某些特定的农事活动,如从黄秧中拔出并种植赤豆。这些诗句不仅体现了古代农民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利用,也反映了他们与土地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和智慧结晶。
岝崿山前吊隐君,招魂九些泪沾巾。
风云失势丹心死,天地无情白发新。
西洛衣冠遗一老,东篱诗酒是全人。
盖棺事了应无愧,消得新阡号逸民。
谢公文物郡,山川如错绣。
转眼成萧瑟,富览宁复有。
自我识君子,再挹中屿秀。
卓荦妙言语,经术更兼茂。
早岁六典书,嘐嘐发孤咮。
春官失分寸,苦不入吾彀。
天意将有待,本郡烦客授。
乡人弟子行,月旦师友旧。
朝随贡篚入,莫处儒席右。
固知致远业,当时无近售。
多士皆景附,三道共辐辏。
而我初何心,高下随所就。
澹然守吾一,拥书坐清昼。
交帚谢俗物,冰雪凛怀袖。
独于吾辈人,倒屐惟恐后。
谁云一缝掖,不如雁门守。
好贤笃缁衣,同心蔼兰臭。
况乃诸老翁,夜艾耿残宿。
殷勤见尊礼,能使风俗厚。
颇怜世议隘,或用儒为诟。
元气须爱护,大体必争救。
诵言百僚上,大作万间覆。
君当自此升,儒蕴获尽究。
是为斯文福,岂弟神明祐。
平生闻人善,喜气如饙馏。
作诗继鲁頖,千岁俾眉寿。
《赠陈一斋》【宋·牟巘】谢公文物郡,山川如错绣。转眼成萧瑟,富览宁复有。自我识君子,再挹中屿秀。卓荦妙言语,经术更兼茂。早岁六典书,嘐嘐发孤咮。春官失分寸,苦不入吾彀。天意将有待,本郡烦客授。乡人弟子行,月旦师友旧。朝随贡篚入,莫处儒席右。固知致远业,当时无近售。多士皆景附,三道共辐辏。而我初何心,高下随所就。澹然守吾一,拥书坐清昼。交帚谢俗物,冰雪凛怀袖。独于吾辈人,倒屐惟恐后。谁云一缝掖,不如雁门守。好贤笃缁衣,同心蔼兰臭。况乃诸老翁,夜艾耿残宿。殷勤见尊礼,能使风俗厚。颇怜世议隘,或用儒为诟。元气须爱护,大体必争救。诵言百僚上,大作万间覆。君当自此升,儒蕴获尽究。是为斯文福,岂弟神明祐。平生闻人善,喜气如饙馏。作诗继鲁頖,千岁俾眉寿。
https://shici.929r.com/shici/4XcmmZQn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