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河阳花,今如泥土昔如霞。
君不见武昌柳,春作金丝秋作帚。
人生马耳射东风,柳色桃花却长久。
秦时东陵千户侯,华虫被体腰苍璆。
汉初沛邑刀笔吏,折腰如磬头抢地。
萧相厥初谒邵平,中廷百拜百不应。
邵平后来谒萧相,故侯一拜一惆怅。
万事反覆何所无,二子岂是大丈夫。
穷通流坎皆偶尔,抟扶未必贤枪榆。
华胥别是一天地,醉乡何曾有生死。
侬欲与君归去来,千愁万恨付一杯。
君不见河阳花,今如泥土昔如霞。
君不见武昌柳,春作金丝秋作帚。
人生马耳射东风,柳色桃花却长久。
秦时东陵千户侯,华虫被体腰苍璆。
汉初沛邑刀笔吏,折腰如磬头抢地。
萧相厥初谒邵平,中廷百拜百不应。
邵平后来谒萧相,故侯一拜一惆怅。
万事反覆何所无,二子岂是大丈夫。
穷通流坎皆偶尔,抟扶未必贤枪榆。
华胥别是一天地,醉乡何曾有生死。
侬欲与君归去来,千愁万恨付一杯。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万里的《行路难五首·其一》,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感慨与哲理。诗人通过对比河阳花和武昌柳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悟。
“君不见河阳花,今如泥土昔如霞。”这里借河阳花的变化,反映出昔日繁华如同云霞般高洁,现在却已成泥土般平凡,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物是人非。
“君不见武昌柳,春作金丝秋作帚。”武昌柳在春天轻柔如金丝,在秋天却变得粗犷如扫帚,这种自然景观的转换,暗喻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
“人生马耳射东风,柳色桃花却长久。”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尽管个人寿命短暂,但自然界的美丽依旧延续,不受个体生命影响,这是一种对生命短暂和自然永恒的思考。
“秦时东陵千户侯,华虫被体腰苍璆。”这里提及了秦朝时期的贵族豪门,以及他们奢侈的生活,如今却化为尘土,这是对过往辉煌与现实颓败的一种反思。
“汉初沛邑刀笔吏,折腰如磬头抢地。”诗人又提及了汉朝时期的严苛法律和残酷刑罚,以及官员们在权力斗争中的悲惨命运,这是对历史暴政与人性弱点的一种揭示。
“萧相厥初谒邵平,中廷百拜百不应。”这一句表达了古代官场的复杂和人际关系的冷酷,即使有再多的恳求也可能得不到回应。
“邵平后来谒萧相,故侯一拜一惆怅。”这里描述的是事过境迁之后的反思与悔悟,前此不肯低头的人,如今却不得不屈尊,这是对人生境遇转变的一种感慨。
“万事反覆何所无,二子岂是大丈夫。”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反复推敲,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评价,认为即使是伟大的英雄,也难逃时代的洪流,这是一种悲剧的宿命观念。
“穷通流坎皆偶尔,抟扶未必贤枪榆。”这里强调了人生境遇的偶然性,即富贵与贫穷、顺利与挫折都如同天气变化一样不可预测,也是对命运多舛的一种无奈。
“华胥别是一天地,醉乡何曾有生死。”此句通过对比现实世界与醉酒中的幻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烦恼的渴望,这里的“醉乡”是心灵避难所。
“侬欲与君归去来,千愁万恨付一杯。”最后,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共同回归自然、抛弃尘世的愿望,以及将所有的忧愁与不满都化作一杯酒中的情感,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和超脱。
这首诗通过历史与自然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是一篇融合了史识、情感与哲理于一体的杰出之作。
母死国复破,此愤可杀身。
杀身未得所,忍死犹烦冤。
先生古烈士,劲气苦难吞。
言官虽其职,一言遂去官。
郁郁栖閒曹,怅怅聊自存。
苟生如久病,病在胆与肝。
处世既不谐,功名何足论。
冲天终一决,举朝为悲酸。
毅皇诚可哀,景皇遇益艰。
继统空纷争,母子还自残。
尝读绝命辞,俯仰四十年。
馀生未可死,人定期胜天。
宴居何所念,一坐厉千劫。
半年不出户,世变方岌岌。
初不知有汉,魏晋亡愈急。
小园花事过,迸笋又戢戢。
绿深春已晚,惆怅风雨集。
客来或见唁,不语久于邑。
张君素相重,文字积慧叶。
染须事后生,愠色在眉睫。
彦回故名士,垂老乃被胁。
我曹宜深戒,晚节且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