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轩木犀》
《南轩木犀》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不随秋月閟天香,冰雪丛中见缕黄。

却得清寒惜花地,少须梅影慰孤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xuān
sòng / zhāngshì

suíqiūyuètiānxiāngbīngxuěcóngzhōngjiànhuáng

quèqīnghánhuāshǎoméiyǐngwèifāng

注释
秋月:秋天的月亮。
閟:隐藏。
冰雪丛:积雪覆盖的植物丛。
缕黄:隐约可见的黄色花朵。
翻译
它不会随着秋天的月光隐藏香气
在冰雪丛中也能见到点点黄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对月光和花香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不随秋月閟天香”一句中,“閟”字用得十分传神,它形容的是月光如同轻纱般地笼罩着大地,却并不掩盖住花的清香。这里的“天香”指的应是某种植物在秋夜中的馥郁芬芳,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对这种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冰雪丛中见缕黄”则是在极端严寒的环境下,依稀可见到一丝丝的黄色,这里的“冰雪丛中”形容的是极度的寒冷,而那“缕黄”可能是某种植物在这样严酷条件下的微弱生命迹象。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残忍,也表现出诗人对生命力强大的赞赏。

“却得清寒惜花地,少须梅影慰孤芳”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在这样的严冬之中,诗人发现了一片尚能保持其清香与色泽的土地,这里的“清寒”指的是冷冽的空气,而“惜花地”则是那片珍贵的能够保护花朵不受伤害的地方。接着,“少须梅影慰孤芳”一句中,诗人通过对梅花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里,梅花成为了坚守自我、不屈于严寒的象征,而“慰”字则传递了一种抚慰和安心的情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也表达了他对于生命力与坚韧不拔精神的赞扬。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孟珠·其四

望欢四五年,实情将懊恼。

愿得无人处,回身与郎抱。

(0)

送许从诗

来若迅风欢,逝如归云征。

离合理之常,聚散安足惊。

(0)

盘中诗

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空仓雀。常苦饥。

吏人妇。会夫希。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

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急机绞。杼声催。

长叹息。当语谁。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

结中带。长相思。君忘妾。天知之。妾忘君。罪当治。

妾有行。宜知之。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

姓为苏。字伯玉。作人才多智谋足。

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

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今时人。

智不足。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

(0)

听雪斋以夜色飞花合春声度水深分韵得飞字

暮雪密成围,寒侵酒力微。

度窗闻暗响,启户见斜飞。

渐觉明书幌,时来近舞衣。

酣歌过午夜,香霭正霏霏。

(0)

中秋醉后偶作

虞渊日沈群动息,露点苍苔鬼工泣。

纤尘不染堪舆清,秋水无痕湛晴碧。

初若照胆镜,飞上天一璧。

又如骊龙珠,跳出沧海窟。

冷光透体骨髓凝,灏气侵人毛发立。

年年中秋事行理,孤馆残灯滞他邑。

今岁居贫家,此景颇自适。

持杯向月月堕酒,举酒长吞月随入。

酒到胸中飞火车,月入诗肠□冰汁。

眼花忽见仙人来,笑语欣然若相识。

长笛叫虚寒,馀响裂岩石。

搔首于两间,今夕复何夕?

云中老桂飘古香,树影婆娑印蟾璧。

天风忽吹散,人月两俱失。

玉山倒入无何乡,雄鸡声里东方白。

(0)

友人拟古乐府因题十绝句·其六

今夜中秋月,含情独上楼。

辰星三两点,偏照玉帘钩。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