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僧昨日尚相随,忽见绯幡意可知。
题处旧诗休更读,买来新马忆曾骑。
不应随分空营奠,终拟求人与立碑。
每向宣阳里中过,遥闻哭临泪先垂。
寻僧昨日尚相随,忽见绯幡意可知。
题处旧诗休更读,买来新马忆曾骑。
不应随分空营奠,终拟求人与立碑。
每向宣阳里中过,遥闻哭临泪先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哭胡遇》,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和追忆,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淡远,蕴含着浓郁的情感。
"寻僧昨日尚相随,忽见绯幡意可知。" 这两句描写诗人与死者胡遇的亲密关系,他们曾经一起出行,就像寻找僧人的脚步那样紧密。而“忽见绯幡”则暗示了胡遇已去世,绯幡通常用来指代丧事或墓地,显示诗人对朋友逝去的突然发现和深切感受。
"题处旧诗休更读,买来新马忆曾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物品的依恋。旧诗是过去共同生活的回忆,而新购买的马则是对胡遇骑乘记忆的一种留念。
"不应随分空营奠,终拟求人与立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希望能为胡遇立碑以纪念他,不让他的名字和事迹被世人遗忘。
"每向宣阳里中过,遥闻哭临泪先垂。"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经过胡遇曾居住的地方时的感受,那里的哭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使他不禁落泪。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逝去的深切哀悼之情。
总体来说,朱庆馀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对亡友胡遇深厚的情感和对逝去生命的尊重,诗中的意境和情感都非常饱满,读起来令人感到沉痛而又不禁思考人生的有限与珍贵。
独上江楼望故乡,泪襟霜笛共凄凉。
云生陇首秋虽早,月在天心夜已长。
魂梦只能随蛱蝶,烟波无计学鸳鸯。
蜀笺都有三千幅,总写离情寄孟光。
烟雨楼台渐晦冥,锦江澄碧浪花平。
卞和未雪荆山耻,庄舄空伤越国情。
天际寂寥无雁下,云端依约有僧行。
登高欲继离骚咏,魂断愁深写不成。
边郡荒凉悲且歌,故园迢递隔烟波。
琴声背俗终如是,剑气冲星又若何。
朝客渐通书信少,钓舟频引梦魂多。
北山更有移文者,白首无尘归去么。
莫嗔阮氏哭途穷,万代深沈恨亦同。
瑞玉岂知将抵鹊,铅刀何事却屠龙。
九夷欲适嗟吾道,五柳终归效古风。
独倚郡楼无限意,满江烟雨正冥濛。
桐叶飞霜落井栏,菱花藏雪助衰颜。
夜窗飒飒摇寒竹,秋枕迢迢梦故山。
临水钓舟横荻岸,隔溪禅侣启柴关。
觉来依旧三更月,离绪乡心起万端。
旧馆秋寒夜梦长,水帘疏影入回塘。
宦情率尔拖鱼艇,客恨依然在燕梁。
白鹭独飘山面雪,红蕖全谢镜心香。
起来不语无人会,醉倚东轩半夕阳。
蜀路新修尽坦平,交亲深幸再逢迎。
正当返袂思乡国,却似归家见弟兄。
沾泽只惭尧綍重,泝流还喜范舟轻。
欲将感恋裁书旨,多少鱼笺写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