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在这两句诗中,杜甌将个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关切深刻地融入自然之中。"黄河西岸是吾蜀"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映射出他内心对于国家统一的渴望。"欲须供给家无粟"则流露出诗人的担忧,他希望能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安稳与丰足。
接着,"愿驱众庶戴君王"表达了杜甌对君主的忠诚以及对于国家安定与民富国强的美好愿景。"混一车书弃金玉"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个人物质利益的超越,以及他更高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理想。在这里,"车书"象征着知识与学问,而"弃金玉"则是对物质财富的放弃,这两者结合起来,彰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段诗通过对黄河西岸之美的描绘,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展现,表达了一种深远的历史感和文化自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一份深切关怀。
海上群山如群龙,之而夭矫凌虚空。
苍烟沈沈远莫极,欲翻鳌极吞鸿濛。
其时秋净霜天高,西风扫叶澄林皋。
群山仿佛露真相,上下飘忽随洪涛。
或如龙首屼相向,峥嵘双角干云上。
或如龙背走蜿蜒,横互地天殊俯仰。
其余一鳞或一爪,雾鬣风鬓势尤矫。
最后一龙尾忽现,似护神珠疑反掉。
澉山迤东乍山西,紫澜渤汨中相维。
蓬莱方丈不可到,望洋顿觉开心脾。
须臾风怒波亦驶,牙髭暴长飞欲起。
恍惚相随群帝骖,扶桑日射天门紫。
冬山忽如睡,岩壑谢春菲。
雨雪倦行役,羸马惨不肥。
连朝历巑岏,早旭迷夕晖。
山水非不佳,所苦筋力微。
村舍倚山麓,镫透白板扉。
心急路转迂,暝踏行人稀。
鸡犬已高卧,羊牛久来归。
终南有茅屋,惓念素心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