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敦煌廿咏·其十四半壁树咏》
《敦煌廿咏·其十四半壁树咏》全文
唐 / 敦煌人作品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半壁生奇木,盘根到水涯。

高柯笼宿雾,密叶隐朝霞。

二月含青翠,三秋带紫花。

森森神树下,祈赛不应赊。

(0)
翻译
半边山崖长着奇异树木,树根盘绕延伸到水边。
高高的枝干笼罩着晨雾,茂密的叶子遮蔽了朝霞。
二月里嫩绿欲滴,到了深秋又挂着紫色花朵。
在庄严的神树下,祈求比赛不应有延迟。
注释
半壁:山崖的一半。
奇木:稀奇或形态独特的树木。
盘根:树根交错缠绕的样子。
水涯:水边。
高柯:高大的树枝。
笼宿雾:被夜间的雾气笼罩。
密叶:密集的树叶。
朝霞:早晨的彩霞。
二月:春季的第二个月,此处指早春时节。
含青翠:蕴含着鲜绿的颜色。
三秋:指秋天,这里特指晚秋。
紫花:紫色的花朵。
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神树:被认为具有神性或受人尊敬的树。
祈赛:祭祀和竞赛,这里可能指祈福活动。
不应赊:不应迟延,应及时得到回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奇特古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与生命力。

"半壁生奇木,盘根到水涯。" 这两句勾勒出树木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其盘曲的根系深入到水边,形象地展示了植被对土地的依赖和自然界的顽强。

"高柯笼宿雾,密叶隐朝霞。" 这两句则描绘了树木与天气的交融,它们的枝叶中积聚着晨雾,叶间又隐藏着早晨温柔的阳光,展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的 "二月含青翠,三秋带紫花。" 描写了树木随季节变化而呈现出的不同姿色,既有初春时分外露的嫩绿,也有深秋时绽放的紫色花朵,体现了自然界的多彩与丰富。

最后 "森森神树下,祈赛不应赊。" 则是一种超自然的表达,树木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力量,而祈求于其下的声音却没有得到回响,这可能象征着人与自然、现实与信仰之间的距离和沟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一棵古树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感慨。

作者介绍

敦煌人作品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秋扇

莫以凉风多,弃捐敝箧里。

试记无风时,是谁引风起。

(0)

雪中西泠与明宗话别

一经谈北坞,片语别西泠。

香刹朝朝共,云山处处登。

笠分千树雪,船刺半湖冰。

会尽庭前话,今然不夜灯。

(0)

山房送郭次甫之焦山

雪后回仙棹,空堂别思盈。

一尊留夜色,片语进寒更。

茗熟松风细,梅香露气清。

明朝江上月,去住总含情。

(0)

松阴小憩

风来石上松,僧坐松下石。

洗钵将煮茶,溪流漾晴碧。

(0)

晓长老挽词

西池花谢见莲成,短世逢人问死生。

白发卧云真是病,青山埋骨始完名。

雨灯夜著虚堂影,秋磬寒随落木声。

欲为吾师著禅行,石章兼勒嗜茶铭。

(0)

题东坡化龙竹

渭川千亩未为奇,独羡坡仙扫一枝。

后夜风雷头角露,看他行雨过天池。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