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换竹》
《再和换竹》全文
宋 / 李正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此君风度不可无,禅老方翻贝叶书。

试遣酪奴相问讯,为邀青士看扶疏。

芳香雅称松江水,苍翠还宜长者居。

明月清风随处是,去来有分意何如。

(0)
鉴赏

这首诗以“再和换竹”为题,出自宋代诗人李正民之手。诗中以“此君”喻指竹子,借以表达对竹子风度的赞美与向往。首句“此君风度不可无”,直接点出竹子在诗人眼中的独特魅力与不可或缺的地位。接下来,“禅老方翻贝叶书”一句,巧妙地将禅宗文化融入其中,通过禅师翻阅佛经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深邃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竹子的高洁形象。

“试遣酪奴相问讯,为邀青士看扶疏”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竹子比作待客的主人,邀请“青士”(可能指文人雅士)前来欣赏其枝叶繁茂的姿态,体现了竹子不仅具有自然之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芳香雅称松江水,苍翠还宜长者居”则从竹子的生长环境和适宜居住的角度出发,赞美竹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它所象征的高雅生活情趣。这里“松江水”既指出了竹子生长的地理环境,也暗含了对清新、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明月清风随处是,去来有分意何如”两句,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随性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竹子所代表的生活态度——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在,展现出竹子坚韧不拔、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深入挖掘了竹子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李正民
朝代:宋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猜你喜欢

次韵胡学士内阁新成四首·其三

雍雍花底度和銮,视草堂深日转阑。

内侍传宣闻独召,大官供馔许同餐。

立朝风裁当时见,名世文章自古难。

地位清高谁得似,金盘玉露照人寒。

(0)

和胡学士扈从猎阳山

晓随万乘出城东,列校分屯部伍同。

云里六龙移彩仗,风前一雁落彤弓。

露凝松柏垂垂白,日映旌旗猎猎红。

遥见下绥传令发,将军飞骑总英雄。

(0)

池上纳凉

徂夏暑方盛,已闻寒蝉鸣。

风摇水花碧,日落林影清。

虚怀散烦郁,独坐念平生。

入夜群动息,池塘惟月明。

(0)

赋贫士效陶渊明二首·其一

车牛远服贾,刀锥竞市区。

农工各有业,而我独何居。

栖迟衡门下,白首谈诗书。

源流仰洙泗,浑噩窥唐虞。

终岁不勤动,经训岂菑畬。

祁寒敝裘单,暑雨茆茨疏。

门前长蓬蒿,室内无贮储。

壶浆枉交亲,藜藿甘妻孥。

守拙尘土中,幸免形迹拘。

质衰随物迁,心冥与化俱。

(0)

松泉师携至日南所作三香图访予翰林命加松竹厕于其间盖将以物情之同者为一致耶抑亦心源之同者为一道耶因命题遂赋

冰雪生香飘翠襟,岁寒同结弟兄心。

谁知落落苍髯叟,尤与此君交谊深。

(0)

寄乡人

浪将踪迹寄京华,深负秋香一径花。

欲托归心向潮水,朝朝暮暮过君家。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