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一日忘天下,高枕青山白发深。
凤鸟河图终此梦,白云流水亦何心。
明良契合从天地,孔孟行藏自古今。
俯仰百年供抱膝,不须閒起卧龙吟。
谁能一日忘天下,高枕青山白发深。
凤鸟河图终此梦,白云流水亦何心。
明良契合从天地,孔孟行藏自古今。
俯仰百年供抱膝,不须閒起卧龙吟。
这首诗《林泉诗卷》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谁能一日忘天下,高枕青山白发深”,开篇即以反问引人深思,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忧虑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青山环绕、白发苍苍的背景下,诗人似乎在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但又难以完全割舍对天下的关怀,体现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
“凤鸟河图终此梦,白云流水亦何心”两句,运用了典故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凤鸟象征着吉祥与理想,河图则寓意着宇宙的奥秘与规律。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白云流水”也象征着自由与超脱,与前一句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明良契合从天地,孔孟行藏自古今”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道德与智慧的永恒价值。明君贤臣的相遇如同天地间的自然法则,而孔孟之道则是古今不变的真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最后,“俯仰百年供抱膝,不须闲起卧龙吟”两句,以时间的短暂与个人的渺小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有限的感慨。他选择以怀抱膝盖的方式,静静地观察与思考,而不是轻易地发出叹息或吟唱。这种态度既是对生活的淡然接受,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情感世界中的自我调适与寻找。
忆昨南游花屿头,问耕堂上几日留。
江云渭树无期别,雨散星离空复愁。
渭川逸节何潇洒,多公远寄山中者。
?法偏凌与可前,风流不在吴兴下。
秋风野馆闲萧萧,何以报之双琼瑶。
青山向夕捲幽幔,明月入户窥参寥。
知君本是金门客,何乃栖迟在泉石。
见画令人重忆君,秋风黄叶又纷纷。
林藏宿雨鸠声急,老农扶犁荷蓑笠。
田多不知牛力疲,驱牛叱叱嗔牛迟。
野岛随人啄鳅鳝,衔飞鸣噪桑树巅。
耕罢平田水如镜,涵空倒浸茅茨影。
白鹭双飞不怕人,香雪无尘羽毛净。
野老田间自相语,秧少传闻好禾黍。
辛勤不敢望赢馀,输向官家奉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