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颜子明·其三》
《挽颜子明·其三》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南浦江山一旦空,行吟谁复继高踪。

薇垣柏府多知己,犹为传经惜马融。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颜子明(其三)》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南浦江山的空寂,以及对颜子明在学术领域的贡献和影响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首句“南浦江山一旦空”,以“南浦”象征离别之地,江山空寂,暗含了对颜子明逝世的哀痛之情。接着,“行吟谁复继高踪”,表达了对颜子明在学术上卓越成就的敬仰,以及对其后继无人的遗憾。颜子明的离去,如同失去了引领者,使得学术之路显得更加孤寂。

“薇垣柏府多知己”,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颜子明所在的学术环境比作“薇垣”和“柏府”,暗示了他身处一个充满智慧和学问的环境之中,拥有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知己。这不仅赞扬了颜子明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也体现了他与朋友们深厚的友谊。

最后一句“犹为传经惜马融”,借用了东汉学者马融的故事,表达了对颜子明在学术传承上的担忧与惋惜。马融是著名的经学大师,此处用以比喻颜子明在学术上的重要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诗人担心颜子明的离去会使得学术传承中断,表达了对这位学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知识传承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逝去友人成就和影响的追忆,以及对学术传承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知识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视和对人才的尊重。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颂古十一首·其三

狗子佛性无,铁船水上浮。

顺风帆未挂,已过洞庭湖。

(0)

偈颂七十六首·其四十二

法身充塞太虚空,出没何曾有定踪。

独许波旬知此意,半偷欢喜半搥胸。

(0)

题觉心居士转物轩

两沼滟寒碧,一堂纳宽閒。

高柳逢春新翠展,寒梅霁雪清香繁。

好本栽培常烂熳,四序芳馨看互换。

杂华境遍刹尘中,十波罗蜜更主伴。

觉心隐几随彷徉,六用俱妙无可降。

跏趺不语亦不默,篆烟一缕春昼长。

释迦老子何所见,教谭三百皆方便。

就中一处最亲切,转物不为物所转。

此堂物物元无殊,随人受用有亲疏。

尘尘摄入大毗卢,应笑本来物无转亦无。

(0)

东山源和尚赞

门里虫,蛊里毒。才过凌霄峰,浑家成不睦。

指白为黑兮质證有头之冤,改调移声兮唱出无谱之曲。

自奉川之富沙以至乎剑池,深处兮有谁共躅。

何须象骨岩高,须知已展不缩。

韶成九包至,樵唱一夔足。家私莫隐,全封半幅。

赞之骂之,口哑舌秃。

(0)

金谷人亡后,沙场日暖时。

(0)

颂古九首·其四

沩山得体,仰山得用。体用俱全,梦中说梦。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