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蝶恋花.送春》
《蝶恋花.送春》全文
宋 / 朱淑真   形式: 词  词牌: 蝶恋花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0)
注释
系:拴住。
青春:大好春光。
隐指词人青春年华。
少住:稍稍停留一下。
犹自:依然。
杜宇:杜鹃鸟。
便作:即使。
莫也:岂不也。
“把酒”句:把酒,举杯;把,持、拿。
送春,阴历三月末是春天最后离去的日子,古人有把酒浇愁以示送春的习俗。
潇潇雨:形容雨势之疾。
翻译
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这大好的春光,可是春天却只稍稍停留便离去了。只有柳絮仍然在风里飘飞,随着春风要看春归向何处?
一片碧绿的山野间传来一声声杜鹃的啼叫声,杜鹃即使无情,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举杯送别春天,春天沉默不语,黄昏时分忽然下起了潇潇细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蝶恋花·送春》。从词的内容来看,朱淑真是借春天的到来与离去,抒发了对青春易逝、时光不待人的感慨。

“楼外垂杨千万缕”一句,以生动的画面描绘出春日里杨柳依依的景象,"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则表达了对青春挽留的渴望,但又无奈于春天总是匆匆而过。诗人通过“独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两句,传递出一种孤独和迷茫的情感,似乎在追问青春的脚步,又仿佛随着春风漂泊。

接下来的“绿满山川闻杜宇”一句,借助自然景物描绘春色,但随即转折为“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这表明诗人虽然对自然有深刻的感受,却也意识到自然界是无情的,对人的喜怒哀乐并不关心。因此,面对生活中的苦痛,也只能自己去承担和处理。

最后,“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两句,以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即将离去的春天无言的惆怅,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黄昏时分的细雨,更增添了一份凄凉和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生命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朱淑真

朱淑真
朝代:宋   号:幽栖居士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约1135~约1180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猜你喜欢

偈颂四十一首·其二十九

解开布袋头,纵横得自由。

其住也无拘无束,其去也南州北州。

放牧沩山水牯牛,不风流处也风流。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一六

一年十二月,是腊月年尾。

腊月三十日,过了三之二。

雪峰昼里夜里,波波挈挈,手不释杓,脚不离地,理会甚底。

(0)

偈颂六十七首·其七

一夏九十日,看看又将半。

面门无位人,急著眼睛看。

冷地蓦相逢,脚跟红线断。

掌内握乾坤,翻身游碧汉。

堪笑当年老瑞岩,惺惺石上重呼唤。

(0)

偈颂六十七首·其三十八

一夏以来,诸人懡㦬,山僧亦懡㦬。

懡㦬逢懡㦬,彼此无空过。

今朝圣制告圆,不免更说些懡㦬禅,赢得大家俱懡㦬。

如何是懡㦬禅,咄,猛火著油煎。

(0)

颂古三十一首·其四

祖师不会禅,夫子不识字。

棒打石人头,嚗嚗论实事。

(0)

颂古三十一首·其九

幸然无事鼓风涛,激起洪波万丈高。

直得浑家都浸杀,至今平地浪滔滔。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