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其四丁亥岁暮即事》
《采桑子·其四丁亥岁暮即事》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冲寒八口携家去,矮屋青毡。铛捲同椽。

朝日房栊晒水仙。天教还我长干住,江令祠前。

朱雀桥边。清恨南朝有替传。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家庭在严冬中艰辛却坚韧的生活场景。"冲寒八口携家去",展现出一家八口人在寒冷中团结一心,带着家当离开原居地的景象。"矮屋青毡",简陋的居住条件,却透出温暖的人情味。"铛捲同椽",描述一家人围炉而坐,共同使用炊具的温馨画面,暗示了生活的艰难但不乏互助之情。

"朝日房栊晒水仙",早晨阳光洒进简陋的小屋,照耀着水仙花,尽管环境艰苦,仍有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接下来,词人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慨:"天教还我长干住",似乎在说上天让他长久留在这个地方,暗含对命运安排的无奈和接受。

"江令祠前",提到江令祠,可能是当地的一个文化地标或纪念地,词人借此寄托怀旧之情。"朱雀桥边",又提及历史遗迹,进一步强化了对南朝历史的追忆,"清恨南朝有替传",表达出对南朝更迭、世事变迁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末近现代初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融入了历史文化的痕迹,情感深沉而富有历史感。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菩萨蛮

碧天连渚秋云夕。夕云秋渚连天碧。山远共江寒。

寒江共远山。素裙飘薄雾。雾薄飘裙素。

明月映波平。平波映月明。

(0)

玉蝴蝶.感春四首·其四

窗外晓莺初啭,柳黄条上,声过西楼。

好梦惊回深院,帘卷虾钩。

雾濛濛、杏花无语,人寂寂、芳草如羞。恨绸缪。

谢娘慵懒,斜倚箜篌。薰篝。

新妆镜里,东风无计,吹破春愁。

粉褪香消,长门花月半沉浮。

问年年、恼人红绿,看日日、伴我帏帱。

锁眉头,黄昏雨后,胜似悲秋。

(0)

点绛唇.早春有感

小院黄昏,一庭淡月人声俏。梅花开了。

春信知多少。又是一番,芳草天涯道。伤怀抱。

年年憔悴,不似春归早。

(0)

喜迁莺.随官鄂城,忆燕蜀师妹

燕树渺,蜀云低。娇小惯相依。而今劳燕各东西。

偏是说双飞。天涯路,凌波步。相忆何如相晤。

杜鹃枝上尽情啼。红透落花泥。

(0)

偶成·其一

再来仍隔世,一笑是还家。

窗有三年纸,春无十日花。

野藤低挂笋,暗水暖藏蛙。

料理閒中事,安居愿已奢。

(0)

自一条山出长城寄怀赵芝山都督

束风吹沙春无色,白日荒荒草痕黑。

驱车不向中原行,藐然大地无空阔。

天低野旷不见路,沙上行人愁日昃。

一驼回首向长城,绝似湖阴孤鹭立。

两年放失江南春,翻从绝漠望乡国。

故人赆别知我贫,语我重来意悽切。

乾坤已更新涕泪,阅世难循旧车辙。

我行万里蚁旋磨,君拥岩疆龙起蛰。

散兵无术绝输挽,穷边例为人弃置。

时艰不作来日计,改弦往往穷儒术。

人间何世我别君,君自忧危我萧瑟。

尘昏跃马一碗泉,聊取甘芳解烦渴。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