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同糜鹿,山心伴草莱。
残冬无雪下,暖日有花开。
独树静相倚,片云闲自来。
纤纤林外月,待我下崔嵬。
野性同糜鹿,山心伴草莱。
残冬无雪下,暖日有花开。
独树静相倚,片云闲自来。
纤纤林外月,待我下崔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山林景象。诗人以“野性同糜鹿,山心伴草莱”开篇,将自己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与认同。接着,“残冬无雪下,暖日有花开”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独树静相倚,片云闲自来”描绘了一棵独立的树木与悠闲飘过的白云相互映衬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最后,“纤纤林外月,待我下崔嵬”则以月亮为引,预示着夜晚的来临,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期待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禅宗诗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叶暗乳鸦啼,风定老红犹落。
蝴蝶不随春去,入薰风池阁。
休歌金缕劝金卮,酒病煞如昨。
帘卷日长人静,任杨花飘泊。
细草沿阶软。
迟日薄,蕙风轻蔼微暖。
春工靳惜,桃红尚小,柳芽犹短。
罗帏绣幕高卷。
又早是、歌慵笑懒。
凭画楼,那更天远,山远,水远,人远。
堪欢。
传粉疏狂,窃香俊雅,无计拘管。
青丝绊马,红巾寄泪,甚处迷恋。
无言泪珠零乱。
翠袖滴、重重渍遍。
故要知、别后思量。
归时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