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如槁木藏春色,眼似澄江映秋碧。
洞庭湖上月同圆,石廪峰前人不识。
从来说法闹云林,直措人心定难得。
岂关佛运有穷通,自是担肩无膂力。
看君古井直浪尽,阅世空花等尘寂。
虽然独饭一盂香,争似分甘千百亿。
身如槁木藏春色,眼似澄江映秋碧。
洞庭湖上月同圆,石廪峰前人不识。
从来说法闹云林,直措人心定难得。
岂关佛运有穷通,自是担肩无膂力。
看君古井直浪尽,阅世空花等尘寂。
虽然独饭一盂香,争似分甘千百亿。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佛法修行的理解和感悟。首句“身如槁木藏春色,眼似澄江映秋碧”,运用比喻,将自身比作枯木,暗示内心的静寂与超脱,而眼神则如清澈的江水映照秋天的碧空,展现出心境的清明。接下来,“洞庭湖上月同圆,石廪峰前人不识”描绘出宁静的自然景象,暗示修行者与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以及自身的隐逸之志。
“从来说法闹云林,直措人心定难得”表达了佛法传播中的喧嚣与内心平静的重要性,直指人心的澄明不易。诗人认为,佛法的兴衰并非佛运所致,而是修行者自身的修为和毅力决定的。“担肩无膂力”暗喻修行之路艰辛,需要坚韧的意志。
“看君古井直浪尽,阅世空花等尘寂”进一步赞美对方如古井般深沉的心境,能洞察世事如梦幻泡影,达到超脱尘世的寂静。最后两句“虽然独饭一盂香,争似分甘千百亿”以对比手法,强调即使个人修行再纯粹,也比不上普度众生的宏大愿力。
整体来看,胡寅的这首诗以禅意入诗,寓言深刻,展现了对佛法修行的独到见解和个人修行的境界追求。
罢君山阳笛,置君雍门琴。
白日照西序,听我风木吟。
风木有所思,乃在青山岑。
忆昔旧庐畔,众木纷交森。
枝枝自相纠,叶叶自相掺。
当庭足美荫,羃户无愁阴。
悲风一夕至,兹木忽摧零。
摧零曷尔急,风起无暂停。
飘叶坠万里,游子感其音。
瑟瑟山上风,冥冥山下林。
哀声日惨恻,游子抱苦心。
我歌风木吟,泪下同沾襟。
青衣江水青枫林,灵岩楼阁冠灵岑。
鲸音晓彻三峰静,渔唱霄连五渡深。
三峰五渡招提景,双林八水氛埃屏。
花雨诸天白壁云,松风六月丹崖冷。
丹崖白壁上清虚,石窦云龛缥渺居。
玄度每过支遁室,陶潜常醉远公庐。
子别灵岩岁初改,早见声仪动江海。
仙舟玉节下清泠,烟峦霞屿生光彩。
岩前落木秋纷纷,楼下澄江静练纹。
登临定拟汤休作,好寄新题向碧云。
肃肃戒严程,萧萧班马鸣。
龙庭新节制,骑省旧才名。
玉律调秋气,金铙寝夜声。
陇云笳外结,关月笛中明。
鸾朔临秦阵,鹑瓢绕汉城。
沙汀行见雁,海树坐闻莺。
游雾怀前赏,归风溯别情。
伫听歌凯入,一举塞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