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淫不可识,去来非有情。
乍见珠帘卷,时觉洞房清。
暂拂兰池上,潋淡玉波生。
一辨雄雌异,还恶庶人轻。
浸淫不可识,去来非有情。
乍见珠帘卷,时觉洞房清。
暂拂兰池上,潋淡玉波生。
一辨雄雌异,还恶庶人轻。
这首诗以风为题,描绘了风的无形无迹、变幻莫测的特点。首句“浸淫不可识”形象地表达了风的难以捉摸和识别,如同浸淫在空气中的无形之物。接着,“去来非有情”则点明了风的无常和不可预知,它来去无定,没有固定的轨迹或情感。
“乍见珠帘卷,时觉洞房清。”这两句通过视觉形象展现了风的力量,当它吹动珠帘,洞房内的空气似乎也因之而变得清新。这不仅描绘了风的物理作用,也暗示了风能带来心灵上的清新与宁静。
“暂拂兰池上,潋淡玉波生。”这里进一步描述了风与自然景观的互动,它轻轻拂过兰池,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玉波在轻轻荡漾。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生动,展现了风与水之间和谐共存的关系。
最后,“一辨雄雌异,还恶庶人轻。”这两句则从更深层次探讨了风的特性。它能够区分事物的本质差异(雄雌异),同时也表达了对普通人的尊重与理解(还恶庶人轻)。这里的“雄雌异”可能暗喻了自然界中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而“庶人轻”则可能是对社会中地位较低者的一种关怀与尊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力量,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葵扇秋来贱。
阿谁知、初回轻暑,又教题遍。
不是琵琶知音少,无限如簧巧啭。
倩说似、长门休怨。
莫把蛾眉与人妒,但疏梅、淡月深深院。
临宝鉴,欲妆懒。
少时声价倾梁苑。
到中年、也曾落魄,雾收云卷。
待入汉庭金马去,洒笔长江衮衮。
好留取、才名久远。
过眼荣华俱尘土,听关睢、盈耳离骚婉。
歌不足,为嗟叹。
草色庭前绿。
掩重门、国香伴我,画帘幽独。
无奈熏风吹绿绮,闲理离骚旧曲。
觉鼻观、微闻清馥。
可是花神嫌冷淡,碧丛中、炯炯骈双玉。
相对久,各欢足。
冰姿带露如新沐。
想当年、夷齐二子,独清孤竹。
千古英雄尘土尽,凛凛西山云木。
总付与、一尊醽醁。
学得汉宫娇姊妹,便承恩、贮向黄金屋。
终不似,在空谷。
载酒阳关去。
正西湖、连天烟草,满堤晴絮。
采翠撷芳游冶处,应和娇弦艳鼓。
看柳外、画船无数。
万顷琉璃浑镜净,陡风波、汹汹鱼龙舞。
谈笑里,遽如许。
流觞满引浇离绪。
便东西、斜阳立马,绿波前浦。
自是莼鲈高兴动,恰值春山杜宇。
漫回首、软红香雾。
咫尺佳人千里隔,望空江、明月横洲渚。
清梦断,恨如缕。
碾破长空绿。
看银蟾、一轮似水,照人清独。
缥缈风摇环佩碎,疑是英茎妙曲。
忽散作、天花芬馥。
帝子双双来洞户,炯肌肤、冰雪颜如玉。
愁易老,意难足。
楚江万顷疏汤沐。
想佳人,依然携手,碧云修竹。
葱蒨玲珑方寸许,清过千重夏木。
速就我、同倾湘醁。
追忆兰亭当日事,尽凄凉、也胜卢仝屋。
应不到,羡金谷。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
看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毬。
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
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
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
似阆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
为问竹西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
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重门翠锁,笑侯鲭断绝,又逢寒食。
社瓮初开春浩荡,荠蕨漫山谁摘。
榆火传新,柳绵吹老,愁绪空千亿。
百花过了。
游蜂将次成蜜。
追思共醉西湖,诗朋余几,俯仰成悲恻。
月射波心光万丈,犹想当时颜色。
黄鹄翩翩,白驹皎皎,莫待山灵勒。
金貂箬笠,问渠还肯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