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仕为其名,子仕独为酒。
一斗众所称,五斗吾自取。
犹嫌酒未足,弃官归陇亩。
葛巾耕东皋,烟雨牛一耦。
种黍学陶翁,自酿还给口。
沈饮得真味,万事亦何有。
清风千载馀,谁复尚能友。
人仕为其名,子仕独为酒。
一斗众所称,五斗吾自取。
犹嫌酒未足,弃官归陇亩。
葛巾耕东皋,烟雨牛一耦。
种黍学陶翁,自酿还给口。
沈饮得真味,万事亦何有。
清风千载馀,谁复尚能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东皋子”的隐士形象,他选择仕途是为了名声,而他的儿子则独爱饮酒。诗中提到,人们普遍认为一斗酒已经足够,但东皋子却能独自享受五斗酒的乐趣。他不满足于此,最终放弃官职,回归田园生活。
东皋子以葛巾装扮自己,在东皋上耕作,与烟雨中的牛相伴。他学习陶渊明,种植黍米,自酿美酒,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在沉醉于酒中时,他仿佛找到了生活的真谛,认为万事皆无足挂齿。诗中提到,千载之后,还有谁能理解并欣赏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和追求。
此诗通过描述东皋子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由、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越。诗人薛瑄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东皋子的高洁品质,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