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刘方平大谷田家》
《寄刘方平大谷田家》全文
唐 / 皇甫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故山闻独往,樵路忆相从。

冰结泉声绝,霜清野翠浓。

篱边颍阳道,竹外少姨峰。

日夕田家务,寒烟隔几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fāngpíngtiánjiā
táng / huángrǎn

shānwénwǎngqiáoxiāngcóng
bīngjiéquánshēngjuéshuāngqīngcuìnóng

biānyǐngyángdàozhúwàishǎofēng
tiánjiāhányānzhòng

注释
故山:过去的山。
独往:独自前往。
樵路:砍柴的小路。
忆相从:回忆一起相伴。
冰结:冻结成冰。
泉声绝:泉水声断。
霜清:霜降后的清冷。
野翠浓:山野翠绿更浓。
篱边:篱笆旁边。
颍阳道:通往颍阳的道路。
竹外:竹林之外。
少姨峰:可能是地名或特定的山峰。
日夕:傍晚。
田家:农家。
务:事务。
寒烟:冷烟。
隔几重:隔着几层。
翻译
怀念过去的山居生活,想起曾与你一同砍柴的路。
泉水冻结,声音消失,霜降山野,翠色更显浓郁。
篱笆边是通往颍阳的道路,竹林外则是少姨峰的身影。
傍晚时分,家中农事繁忙,炊烟袅袅,隔着重重寒烟看不清远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刘方平大谷田家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远的情感和淡淡的忧伤。

“故山闻独往,樵路忆相从。”这两句表明诗人在听说朋友去往旧地时,不禁想起过去一起行走在樵夫之路上的情景。这里的“故山”不仅是指具体的地理环境,更有着情感上的寄托。

“冰结泉声绝,霜清野翠浓。”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深秋至冬初的自然画面。泉水被寒冷的气候封冻,声音变得寂静;而大自然在寒霜的滋润下,却显得更加翠绿浓郁。这不仅是景物的写实,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冷清与淡定。

“篱边颍阳道,竹外少姨峰。”这里的“篱边”和“竹外”,都是从小径到山峰的过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同时,也隐含着对远方朋友不在身边的淡淡哀愁。

“日夕田家务,寒烟隔几重。”这两句则转向日常生活的描写。“日夕”指的是傍晚时分,“田家务”说明了农耕生活的平实与劳作。而“寒烟隔几重”,则是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通过朦胧升腾的冷冽炊烟,传达出一种隔绝而又渴望相见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平实写照,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远方山水的无限眷恋。

作者介绍
皇甫冉

皇甫冉
朝代:唐   字:茂政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生辰:公元717年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猜你喜欢

阁老石淙杨公司空鹤山李公都宪东皋王公为同年之会予以年家子与席奉次石淙公韵二首·其一

台星瑞世累朝来,鼎立春风寿域开。

宿德已为天下老,流芳还拟岁寒梅。

题名三百元同榜,入会儿孙几举杯。

乐事也知须尽兴,疏帘迟日任西颓。

(0)

赠王处士

幽人家住西湖曲,晓集芙蓉夕餐菊。

湖光山色怡心神,七十康强面如玉。

一朝乘兴汗漫游,遍历齐鲁穷燕幽。

素衣不惯缁尘涴,片帆归去天风秋。

(0)

诏狱和李献吉题扇

山青不改色,水流不改声。

吁嗟寂寞乡,有此悠远情。

蚊蚋万起灭,今古同薨薨。

何如林居子,超然了平生。

(0)

阻浅拨闷十首·其四

七十二泉元自多,水曹疏导力如何。

宋公不作陈老死,沙满涓涓黑马河。

(0)

定公房小画二首·其二

洗尽尘埃色,湘江暮雨馀。

谁将明月影,留照草堂虚。

(0)

和见素林公云庄杂咏八首·其一

英英岩际云,相将庇幽独。

肓风自震荡,慎勿憾我屋。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