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林元质侍郎赴宣城二首·其一》
《送林元质侍郎赴宣城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江乡民力已凋疲,妙选名臣往拊绥。

此去天家增保障,向来帝子拥旌麾。

萧生补郡宁忘谏,谢守看山定有诗。

相国若询周柱史,为言健似出关时。

(0)
翻译
乡村百姓已疲惫不堪,朝廷精选贤臣去安抚。
这次前往定能加强皇室的稳固,从前的王子也手持旗帜领军前行。
萧生治理郡事怎能忘记进谏,谢守观赏山水必定会有佳作。
如果相国询问像周公那样的贤臣,就说他如今依然如同出关时一样充满活力。
注释
民力:百姓的力量或劳力。
凋疲:疲惫不堪。
妙选:精心挑选。
名臣:有名望的官员。
拊绥:安抚和治理。
天家:皇家。
保障:巩固和防御。
帝子:王子。
旌麾:旗帜和指挥权。
萧生:虚构人物,可能指有才华的官员。
补郡:治理郡事。
宁忘:怎能忘记。
谏:进谏,提出意见。
谢守:虚构人物,可能指文人官员。
看山:观赏山水,隐含闲适生活。
定有诗:必定会写诗。
相国:对宰相的尊称。
周柱史:周公这样的贤臣,比喻德高望重的人。
健:健康、精力旺盛。
出关时:比喻过去的全盛时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送别的场景,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首句“江乡民力已凋疲”,表现出当地百姓因为劳作而显得疲惫不堪,这是对背景的一种描绘,通过这种环境,反衬出诗中人物的英明与重要性。紧接着,“妙选名臣往拊绥”则表明这些人材被精心挑选出来,用以安抚和保护边疆。

“此去天家增保障,向来帝子拥旌麾”两句,则是对出发之人的美好祝愿。这里的“天家”指代的是朝廷或国家的中心,而“帝子”则可能指代着皇室后裔或是具有皇族血统的人物。“增保障”和“拥旌麾”,分别强调了对其在去职之地能提供更多保护,以及其将受到尊贵对待的情景。

接着,“萧生补郡宁忘谏,谢守看山定有诗”两句,则是对送别之人的赞美。这里的“萧生”可能指的是某个人物的名字或代号,而“补郡”则表明其在地方上的重要作用。“宁忘谏”暗示了对其忠言直谏的不忘记,“谢守看山定有诗”则是说谢某人(可能是一位官员)观察山势,确保有所收获,这里的“诗”可能指的是文学创作或是对自然美景的记录。

最后,“相国若询周柱史, 为言健似出关时”两句,则是在提醒送别之人,在未来的职位上要像询问历史(周柱史)一般地去寻求智慧和经验。“为言健似出关时”,则是表达了对其能够勇敢无畏、如同古代英雄出征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之人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不仅有才华,而且能够承担重要使命的高度评价。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本身对国家和边疆安全的关切,以及对于人才的重视。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程白葭属题精忠柏断片图

世方憎忠义,君胡表此柏?

移之至岳坟,终古配毅魄。

吁嗟墓中士,涅背字历历。

苌叔苦违天,天倾血成碧。

(0)

续海藏楼杂诗·其八

之官而北上,留京而南归。

屈曲使投閒,天欤非人为。

功名与节义,时论方背驰。

名教已扫地,何人能维持?

指心许苍天,一老乃慭遗。

徐行万马中,舍我噫其谁?

(0)

韬楼属题济南十二图·其八汇波观稼

人事堪胜天,有术在因地。

立国莫如农,为君言水利。

(0)

韬楼属题济南十二图·其四趵突观澜

伏流忽涌出,如观茶鼎煎。

安得好事人,更寻金线泉。

(0)

九月十五夜月下作三首·其三

凉影白纷纷,空中行一镜。

下有独吟人,不随万籁定。

(0)

按视黄陂工次丁牧国桢诸倅以泰想送至滠口·其一

蓝舆轻驶势如飞,百里秋原树影微。

云外木兰何处是,却将晚雨送人归。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