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倒藤枯始一扶,诸贤为计得无疏。
阅穷载籍终无补,坐遍蒲团亦是枯。
定性未能忘外物,求心依旧落迷涂。
弄丸我爱张东所,只学尧夫也不孤。
树倒藤枯始一扶,诸贤为计得无疏。
阅穷载籍终无补,坐遍蒲团亦是枯。
定性未能忘外物,求心依旧落迷涂。
弄丸我爱张东所,只学尧夫也不孤。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的作品《次韵廷实示学者》,主要通过树倒藤枯的自然景象,寓言教育和学术追求的过程。首句“树倒藤枯始一扶”描绘了即使大树倾覆,藤蔓失去依托,也有人出手相助的情景,象征着学者在困境中得到支持。接下来的“诸贤为计得无疏”表达了对贤者们精心策划帮助学者的感激。
“阅穷载籍终无补”则揭示出尽管博览群书,但并不能立即解决所有问题,知识积累并非万能,强调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坐遍蒲团亦是枯”进一步说明,单纯静坐冥想也不能自动带来智慧,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
“定性未能忘外物,求心依旧落迷涂”指出,想要达到内心的平静与专注,不能仅靠外在的修炼,还需要去除对外界事物的执着。“弄丸我爱张东所,只学尧夫也不孤”以张东坡玩弄药丸自比,表示自己虽未达到像张载那样的境界,但至少在追求学问的路上并不孤单,有所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乐,鼓励学者们既要广泛学习,又要注重实践,同时保持对真理的热爱和追求,不感到孤独。
鬓丝自织回肠谱,迷离乱愁还醒。
遗挂销尘,零弦语夜,又是断鸿幽哽。
风凄雨萦,念阔被虚帷,此怀偏省。
残点沈沈,五更暗烛吊清影。
江南好春似锦,怪鹃红易染,吹上孤枕。
云想翘鬟,花回秀靥,閒了旧时明镜。
谁研泪粉,便写出来生,倩魂难并。
梦短天长,倦吟成瘦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