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客赏牡丹》
《与客赏牡丹》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金屏香榭簇芳尘,共识长安富贵春。

正好看时盛游骑,何曾赏处见贫人。

千花敛态羞无色,数朵争妍觉有神。

寄语金銮旧供奉,莫誇艳曲醉中新。

(0)
鉴赏

这首《与客赏牡丹》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描绘了牡丹盛开之景以及赏花者的感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华美与富贵,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思考。

首句“金屏香榭簇芳尘”,以“金屏”和“香榭”渲染出赏花环境的奢华与雅致,仿佛置身于香气四溢、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周围弥漫着浓郁的花香,营造出一种高贵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共识长安富贵春”一句,点明了牡丹作为富贵象征的地位,长安作为古代的都城,牡丹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展现,更是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正好看时盛游骑,何曾赏处见贫人”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赏花人群的多样性。在繁华的赏花场景中,既有显赫的权贵,也有普通的游人,但似乎并未见到贫苦之人参与其中,暗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

“千花敛态羞无色,数朵争妍觉有神”则将牡丹的美态推向极致,千朵万朵竞相开放,每一朵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仿佛赋予了生命,让观赏者为之倾倒。

最后,“寄语金銮旧供奉,莫誇艳曲醉中新”一句,诗人以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宫廷乐师的提醒,希望他们不要仅沉迷于新曲的创作与表演,而忽视了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价值,暗含对艺术创新与传统继承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赞美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社会公正的渴望,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谒张余二公祠

乾坤清气流不息,岂但岳降能生申。

丹丘自昔产鸾凤,南荒未信无麒麟。

曲江相业世所重,武溪文章时共珍。

英风凛凛起予慕,接武前修当有人。

(0)

斋居秋怀

退食无馀事,岙居事事幽。

茶烹江水活,香爇篆烟浮。

竹院秋声肃,松林雨气收。

雪山高万仞,相对屋西头。

(0)

平善埧阻水半月

维舟平善埧,久滞雨纷纷。

树色昏难辨,江声怒厌闻。

家乡频入梦,亲友念离群。

回首夷陵郡,青山隔暮云。

(0)

行营即事四首·其三

令出军威肃,恩敷圣泽饶。

六龙扶日驭,千里击天骄。

拟见胡尘净,终期祲气消。

颁师行有诏,道路蔼歌谣。

(0)

和莫明德新居韵二首·其二

并水邻家小,通村野径幽。

好山常对户,高树半藏楼。

日出岚光净,春回淑气浮。

著书聊度日,应不为穷愁。

(0)

沧浪渔隐为陈规训导赋

沧浪渺何许,乃在均之阳。

泠泠浸霞采,湛湛涵天光。

中有隐君子,渔钓日尚羊。

风吹紫兰佩,露湿芙蓉裳。

持竿弄明月,志不在鳣鲂。

时歌欸乃曲,苍茫烟水长。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