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雪已盈庭,尘心忽自屏。
马初行过路,人久未来亭。
大野春阴积,长江夜色冥。
独怜飞鸟外,一点莫山青。
冻雪已盈庭,尘心忽自屏。
马初行过路,人久未来亭。
大野春阴积,长江夜色冥。
独怜飞鸟外,一点莫山青。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中的宁静与孤寂之美。首句“冻雪已盈庭”,以“冻雪”点明季节与天气特征,“盈庭”则形象地展现了雪覆盖地面的景象,营造出一片洁白静谧的世界。接着“尘心忽自屏”,诗人的心境由外界的喧嚣转向内心的平静,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纯净的状态。
“马初行过路,人久未来亭”两句,通过马蹄声和人迹稀少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空旷。马蹄声打破了雪地的沉寂,而人却迟迟未至,或许暗示着某种期待或等待,也可能是对过往的回忆。
“大野春阴积,长江夜色冥”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自然景观,春阴笼罩着大地,长江在夜晚显得格外深邃,暗喻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壮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空间的辽阔,也蕴含了时间的深邃感。
最后,“独怜飞鸟外,一点莫山青”将视角拉回,诗人独自欣赏远处飞鸟的自由与远方山峰的一抹青绿。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雪景的冬日世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敬畏。